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他們是一對表兄弟,都在合肥從事送外賣的工作,一人已經死亡了,另一人還在搶救。”在醫院病房的通道內,幾位親屬難過地說。
5月5日中午,在合肥市九華山路與寧國南路交口附近一出租房內,發生一起火災。附近居民聽到喊救命的聲音,一度冒出濃煙,兩位租住在此的外賣小哥從現場逃出,但兩人受傷嚴重,后被120緊急送往醫院救治。在多人報警后,消防趕到現場救火。
5月9日上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核實了解到,兩位外賣小哥來自淮南鳳臺,其中一人因傷勢嚴重已在5月6日不幸離世,另一人仍在搶救中。記者回訪火災現場,現場已被封閉,還有兩輛電動車停在樓下。
居民回憶:現場傳出救命聲 有人從二樓跳下逃生
“事情發生在中午,我是在店內聽到外面有人喊‘救命’。”5月9日上午,一位商戶對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說。這位商戶告訴記者,事情發生在5月5日中午,他的店鋪離起火出租房只有二、三十米遠,先是聽到響聲,后來聽到喊救命的聲音,自己才跑出來查看。
據這位商戶介紹,他看到北面一棟民房的二樓有房間起火,而且冒出了不少濃煙,有一名男子已在起火房屋附近的路邊坐著,“這個男的身上多處被燒傷,看著挺嚇人的。”這位商戶對記者說,在看到發生火災后,附近有居民拿著滅火器趕到現場,也有人打電話報了警。在現場,他也了解到,之前起火房間內還有一名男子從二樓跳下逃生。
附近另一位居民王芳(化名)向記者回憶,事發中午,巷子內的人不多,她當時在店鋪內工作,“我過去看到有個男的在路邊坐著,穿著短袖和短褲,身上都不能看。”
起火的出租房位于二樓,樓下還停著送外賣騎的電動車。
王芳說,她記得這名男子當時說了一句“我不行了”,并有動作表示可能想喝水,可當王芳匆忙拿水過來時,男子已不再說話,也沒有喝水。王芳說,巷子內有民房,起火的房屋租住著兩名男子,都是送外賣的,平時見過,但并不熟悉。多位居民向記者證實,在報警后,消防和120趕到現場,120將兩名男子送往醫院搶救。
王芳說,當時有居民拿著滅火器試圖救火,但二樓一直往外面冒煙,后來火大了,就沒人敢靠近了。記者也了解到,在火災發生后,消防趕到現場控制火情,火勢并沒有蔓延。“事發后,好像他們的同事也來了,跟我們說他倆是那天跑累了,請假回去休息的。”對于這一意外的發生,附近多名居民都表示惋惜。
起火房屋外瓷磚都被燒裂。
事發現場:停有送外賣的電動車 房內基本被燒光
5月9日上午,在附近居民的指引下,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來到位于合肥市九華山路與寧國南路交口附近的一個小巷子內,走到巷子深處能看到一棟三層民房,起火的出租房位于民房的二樓,現場能明顯看到二樓外墻壁燒過的熏黑痕跡,還有泡沫板塊翻折或掉落,記者注意到,這里有多個房間。
沿著外階梯走上二樓,走廊上零散堆積著不少破碎的磚塊,附近多處熏得漆黑,進出的鐵門已鎖上,現場已被封閉。記者拿到幾段起火后的視頻,從視頻中可以看到面積不大的房間內一片廢墟,屋內物品幾乎全部燒毀,窗戶也只剩下光禿禿的支架。記者在現場還是能聞到燒焦的糊味。
起火房屋內一片狼藉。
在樓下,左右停放著兩輛電動車,電動車上還配著外賣箱,居民們告訴記者,這是兩名男子平時送外賣的電動車。記者打開電動車的坐墊,發現里面的電瓶已不在車內。
記者注意到在一樓房屋上張貼了一張《青年社區城中村消防安全巡查文書·整改建議書》,落款時間為2021年5月7日,內容大概為:經查,該處自建房存在多處問題,比如該處房屋發現有泡沫板房、該戶發現有出租戶私拉亂接電線為電瓶車充電、該戶公共區域未配置滅火器等安全隱患,并責令自建房戶主于2021年5月17日前整改結束。事發后,轄區社居委還在圍墻上掛上了“嚴禁在未做防火隔墻的群租房和人員密集場所為電動車充電”的橫幅。
電池已不在車內。
救治:兩名外賣小哥被送醫搶救 一人已不幸離世
“兩個都是能吃苦的孩子,怎么會發生這樣的事。”5月9日上午,在績溪路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燒傷與創面修復科,記者見到了兩位外賣小哥的多位親屬,他們都陷入悲痛中。其中一位長輩向記者介紹,在火災中被燒傷的兩人是表兄弟,均來自淮南鳳臺縣顧橋鎮,兩人先后來到合肥,都當上了外賣員,平時租住在一起,相互之間有個照應。
這位親屬繼續對記者說,兩人從現場逃生后,傷得都很重,其中一人在5月6日已不幸離世,現在另一人即他的侄子張铇還在進行搶救。親屬們從醫生那里獲悉,由于燒傷面積大,病情危重,張铇目前還沒有度過危險期。“全身多處被燒傷,醫生說最嚴重的是四肢,他的情況我們還沒敢告訴他的母親。”張铇的一位叔叔難過地對記者說,張铇的父母都已70多歲,父親已趕到醫院,目前只預交了10萬元左右,都是親戚們湊出來的,眼下將進行手術,治療費用成大難題。
外賣小哥張铇在醫院搶救。
背后:仍在救治的外賣小哥剛干一個多月 一人養活全家
“張铇是上有老,下有小,父母沒有勞動能力,家里還有一個兩周歲的女兒。”在醫院,一位親屬向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介紹了一些情況。這位親屬告訴記者,張铇今年只有30出頭,和妻子離婚了,是家里的獨子,之前在外地打工,一家老小都依仗著張铇的收入,可眼下卻遭遇這樣的情況。
這位親屬對記者說,張铇從事外賣工作才一個多月,選擇這份工作,也是想不怕吃苦,從早干到晚,想多掙一點。“出租房里什么都燒沒了,包括一些信息資料,目前還沒有外賣平臺方的人過來。”張铇的一位親屬告訴記者,他們也準備聯系外賣平臺方。在醫院,一位知情者稱,平時為了方便充電,會把電動車電池帶回房間充電,親屬也在等消防部門的調查結論。記者了解到,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此事。
熱心的讀者朋友,如果您同情外賣小哥的遭遇,希望為他的治療略盡綿薄之力。以下為他父親的銀行賬號:張順九:6217856300039834984,感謝您的愛心幫助。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呂歡歡 魏鑫鑫 攝影報道
編輯:陶娜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