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2月16日、2月24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報道了位于肥西縣燈塔社區墩張大郢的一座古橋,受到當地居民和考古愛好者關注的情況《肥西古橋四周土地被挖平整后續》;報道刊發后,引起了肥西縣委縣政府和上派鎮的高度重視,在肥西縣文物部門的協調下,當地政府已經在安排施工人員對古橋進行清理加固。
3月8日上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從肥西縣宣傳部門獲悉,肥西縣文物主管部門就此召開了幾次協調會,3月初還專門召開了文物保護工作會議,協調好經濟社會發展和文物保護事宜,使肥西縣經濟和文物保護協調提升。此外,肥西縣文旅局也邀請了省市文物專家,對古橋的建造年代進行考證,“從目前考證的情況看,專家尚沒有明確鑒定為明代古橋,還需要進一步查看家譜、搜集資料。”
而就當地居民關心的燈塔社區墩張大郢古橋保護問題,記者獲悉:肥西縣文旅局已經和上派鎮政府就古橋保護事宜進行協調,并根據屬地管理原則,安排上派鎮對古橋所在區域先進行清理、清淤、硬化施工;再結合肥西當地景區、景點、綠地的規劃進行保護,在古橋保護現場增設通透式的護欄,方便來此處的群眾觀看欣賞,讓古橋成為肥西的又一處觀賞景點。“無論橋是什么時期的橋,都會進行保護。”肥西縣人民政府一位關注此事的人士強調說。
3月8日上午10點45分,記者隨同肥西縣文物主管部門人員,前往燈塔社區,對古橋又進行了實地查看,古橋現場的清理工作還在繼續,一臺挖掘機正在大坑內清理殘土和平整坑底,而古橋保護施工坑旁的地下,也埋設了通向路邊的排水管,施工現場一條由碎磚塊鋪成的簡易路已經形成,現場施工人員告訴記者,對古橋周邊進行硬化以及施工的建筑材料,將由新鋪的簡易路運入施工保護現場。
而至于墩張大郢這座古橋的歷史、文化,目前,肥西縣文物部門以及肥西縣文化部門已經在進一步研究發掘,“這座橋在肥西的地表上,肯定是會受到保護的。”主管部門人員說。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許佳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