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老”財務登錄某銀行APP辦理身份驗證,仍被虛假短信的詐騙套路迷惑,瞬間被轉走49999元;另一女子被轉走了49999元后,次日又收到相同的詐騙短信。在一天內,20多人被騙,金額高達70多萬元。3月3日,記者在合肥市公安局反電詐中心獲悉,近日,全省發生多起不法分子冒充某銀行向客戶發送虛假詐騙短信,誘導受害人填寫個人信息實施詐騙的警情,警方已啟動緊急預警機制,同時提醒市民警惕此類詐騙。
案例
被騙次日又收“驗證”短信
“我的錢被轉給一個陌生人后,第二天又收到了相同的‘驗證’短信。”想起2月28日被騙的經歷,合肥的許女士(化姓)顯得很氣憤,“不只是我,我老公也連續兩天收到了相同的短信。”
許女士介紹,她和老公都是某大銀行的客戶。2月28日下午4點多,她正在看手機,一條短信彈了出來:“尊敬的客戶,您的某銀行今日下午18點59分將過期,請點擊*****ad。cc驗證,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某某銀行】。”看到該消息,一向謹慎的許女士,還是點擊短信中的鏈接,進入了“銀行”的登陸頁面。
輸入登錄名和密碼,許女士又按彈出的新頁面提示,輸入了相關個人信息,很快收到了一串動態密碼。而輸入動態密碼后的同時,許女士懵了,“我收到了轉賬短信,轉出了49999元。”讓她納悶的是,不僅身份驗證沒辦成,還轉出去一大筆錢,顯示的收款人“高嵩”,更是一個她根本不認識的陌生人,于是趕緊報警。
“我當時不知道怎么了,有點分心了吧。”許女士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當時也覺得“不用去銀行辦挺方便的”,彈出的頁面也和此前操作的一樣,于是她放心輸入了動態密碼,沒想到被騙了。
“可氣的是,錢轉走的同時,我還收到‘您的賬戶已經激活成功!’的消息”。
“老”財務仍被“驗證”迷惑
“這個迷惑性太強了。”同樣被轉走49999元的王女士(化姓)吐槽自己做了多年財務,每天都要登陸某銀行網站或APP辦理業務,卻還是被騙了。
2月28號中午12點左右,王女士正休息在家。“想起之前銀行說我的身份證要重新驗證,我就登陸APP開始操作。”王女士說,在人臉識別時,有兩三次都沒通過,需要輔助證件。“正好來了條短信,說身份證過期就點這個鏈接,我就點了”。
點開鏈接,輸入身份證號,獲取驗證碼,輸入驗證碼,根據提示完成了操作,王女士卻收到了扣款49999元的通知。“也就3分鐘左右吧,我趕緊掛失了卡并報警。”
“平常警惕性是很高的,想著在正規APP操作也沒有關系。”王女士說被騙后,她才了解到短信不是銀行發的,“提醒大家,一定要看清楚,不要亂點”。
數據
全省一日內集中爆發20多起
3月3日,記者從合肥市公安局反電詐中心獲悉,今年2月28日,全省集中接到了冒充某銀行發送短信的詐騙警情,涉案金額70多萬元。其中,合肥16人上當,被騙金額30余萬。“被騙從100多元到49999元,金額不等。”合肥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五大隊一名負責人介紹。
接到警情后,安徽省、合肥市兩級反電詐中心啟動二級緊急預警機制,多家銀行、通信公司等單位采取風控管控措施。“集中查封了虛假網址500多個,相關銀行也向客戶發送了預警信息。”該負責人介紹,目前類似警情還有偶發,特別提醒市民需要警惕。
揭秘
分四步 步步套路
3月3日中午,警方現場也為記者揭秘還原了該詐騙類型的常見套路,特別注意的是,受害人所使用的虛假詐騙網址中,包含了銀行的官方客服電話,容易誘使受害人一步步落入圈套。
第一步,詐騙短信誘導受害人進入虛假網站。不法分子先以“掌上銀行個人信息失效”、“存檔信息過期”等理由,向客戶發送虛假的某銀行提示短信,稱需登陸短信中的網址重新驗證。
第二步,獲取受害人網銀賬號。受害人點擊網址后,便進入不法分子制作的虛假詐騙網站,當受害人輸入掌上銀行賬戶和密碼后,不法分子便用上述信息,在真實掌上銀行app登陸,同時觸發手機驗證。
第三步,獲取手機號碼。當受害人按照網站內要求登陸后,網站便要求受害人填寫身份證號、手機號等個人信息。等提交后,網站隨之彈出填寫驗證碼頁面。
第四步,進入受害人掌上銀行轉走資金。此時,不法分子正在同步登陸受害人掌上銀行,當受害人將銀行發送的驗證碼填進虛假網站頁面后,不法分子會從后臺獲取該驗證碼,再直接登陸受害人掌上銀行,將卡內全部資金轉走,完成詐騙。
提醒
虛假短信 只為詐騙
警方提醒,如發現掌上銀行登陸異常,要及時撥打官方客服電話詢問核實。同時,陌生號碼發送的網站鏈接請勿隨意點擊,有可能是不法分子制作的含有木馬病毒的虛假網站。此外,個人信息請妥善保管,請勿隨意將身份證號、銀行卡密碼、手機驗證碼等信息在網上填寫,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還要特別提醒大家,發送虛假鏈接的短信詐騙,除冒充銀行之外,還有聲稱ETC過期,需要重新登陸注冊,工商注冊信息過期,需要重新注冊等,也都是同樣的道理。”該負責人表示。
合公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趙琳攝影報道
編輯 許大鵬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