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位于蚌埠市龍子湖區李樓鄉太平村境內的005縣道,雖然是一條雙車道的公路,卻因為是可連接蚌埠市區至京臺高速鳳陽連接線的一條便利通道而車流量較大。如今,鐵路新水蚌線在2020年12月底開通,這里的一條鐵路下穿線通行中卻出現了不少安全問題,記者2月23日前往當地證實,下穿橋確實存在不少安全問題。對此,項目部施工方表示將會予以迅速整改。
車輛在排隊經過
現場 雙車道成了單行線
23日上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驅車來到事發路段,在新水蚌線至005縣道太平村交叉口處的下穿線(鳳李路涵洞)看到,大小車輛和附近村民的電瓶車絡繹不絕,在南北走向的下穿線底部西側路面上,出現了多處坑洼現象,而東側放置的幾塊大型混凝土使得原本雙車道可以通行的路面變成了“單行道”,過往車輛在進入下穿時都會駐車停靠,等待車道無車通行后再行駛入或駛出。
看到記者在拍攝,五河籍駕駛員侯飛向記者表示,這條路是自己從市區前往南京駛入高速公路的最便捷通道,去年之前沒有下穿立交時,感覺不到什么,自從下穿線開通后,這里經常堵車,對于橋下的大坑,他也頗有微詞,“按說新路新橋,怎么說也應該平整順暢,這樣的路面既不安全也不方便。”
汽車小心翼翼地經過
調查 新路開通之后就有隱患
龍子湖區李樓鄉太平村綜治工作負責人歐廣軍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原本這里是一處臨近市區主干道黃山大道的縣道,用于滿足附近三個村人員的出行和市區部分車輛通行高速公路需要,雖然車流量不小,但通行一直算是正常。自從2020年12月改成鐵路下穿線并開通后,這里就因為下穿路面坑洼現象發生了不少問題,首先是橋下設計路面短且坡度太陡,使得大型車輛經過此地時不得不急剎車,導致最底部路面因“搓行”嚴重形成裂痕乃至坑洼,而施工方在整修中又把另一側路面實施了水泥塊封堵,導致目前車輛單向行駛,經常造成堵塞。之前由于年前路面濕滑,導致不少騎電瓶車接送小孩的居民滑倒,發生了多起安全事故,就該隱患,他們也向上級部門進行了多次反映,“下穿線自從通車后就隱患不斷,難道非要等出大事后才能根本解決,降個斜坡的高度就這么難嗎?”
嚴重破損的路面
調查 隱患已形成紀要
記者從蚌埠市相關部門了解到,作為蚌埠市緩解其他主干道交通壓力和東西片連通發展的重點項目,備受關注的水蚌線外遷工程經過十余年反復的方案比選論證報批,2018年11月1日正式動工,2020年12月底開通。水蚌線外遷線路全長達27.7km,跨越黃山大道、東海大道、勝利路等多條城市主干道。在線路選擇上,設計單位嚴格按照蚌埠市和沿線轄區城市總體規劃的需求對線路進行規劃,設計線路按照全封閉設計,盡量采取了立交或者涵洞等形式。
23日中午,記者在蚌埠市龍子湖區水蚌線遷建項目指揮部2020年12月8日形成的報告中看到,在水蚌線遷建項目存在問題的情況里已經標明,因施工單位未按設計圖紙施工,太平村鳳李路涵洞南北坡道兩側引道等處道路坡度較大,存在極大通行安全隱患,要求施工單位抓緊實施太平村等處道路的降坡處理。
重型車輛也從此路段經過
進展 施工方承諾緊急整改
作為事發路段水蚌線外遷工程的項目施工方,顧茂書記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對于該處施工路面中存在坡面較陡,下雪下雨天氣中出現的路面濕滑現象,他們是知道的,為此他們正積極配合轄區政府,就路面延伸的施工問題進行協商解決,對于下穿線底部形成的積水和坑洼路面,節日期間已安排了留守人員進行處置,“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實施降坡處理,作為施工方年前就著手準備了,現在剛過完年,正在組織人員到崗到位的復工工作,可以很負責任地說,只要進入了施工狀態,相信一個星期就可以解決。”
許巧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編輯:彭玲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