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0年9月21日,安徽自貿區正式獲批。至此,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已經全部擁有了自貿區。在今年召開的安徽省兩會上,安徽省政協委員、安徽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楊蓮娜認為,安徽在自貿區建設中,要對標國際標準,借鑒滬蘇浙經驗,強化制度創新。
楊蓮娜說,上海、江蘇、浙江自貿區成立至今,形成了四百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安徽要向他們“取經”。“比如,創新海關檢驗檢疫模式,實現區內貨物、資金、人才的自由流動;引進負面清單,進一步放開部分行業和特定產品的準入限制等。”此外,楊蓮娜還建議,安徽自貿區要逐步引入自由貿易賬戶,發展服務離岸貿易,加快人民幣離岸業務發展,實現"增量"外匯的自由流動。同時,推進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審批轉為注重事中、事后監管,鼓勵創新創業,通過制度創新優化營商環境。
楊蓮娜還希望長三角自貿區協同發展。楊蓮娜說,長三角各自貿區有明確的功能定位,其中安徽自貿區側重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與高端制造業,“應探索建立跨區域的利益分享與協調機制,以上海自貿區為龍頭,其他自貿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找準定位,做好與上海自貿區的對接與融合。”楊蓮娜說,我省擁有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技術創新平臺,在基礎研究、原始創新方面具有優勢,但在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及落地方面存在短板,因此可以與滬蘇浙自貿區合作,為創新技術提供應用場景。
安徽自貿區分合肥、蕪湖、蚌埠三大片區,楊蓮娜認為,合蕪蚌三區要協同聯動,發揮虹吸和輻射效應。“要促進區內區外的互通互補,在交通設施、要素資源和公共服務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開展口岸合作、會展合作,加強自貿區與原有經濟開發區的聯動,放大虹吸和輻射效應。”
此外,楊蓮娜也建議,持續推進長三角國際貿易深度合作,開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互聯互通,逐步匯集長三角地區國際貿易鏈數據,積極打造長三角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合作共建模式。而在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基礎上,推動標準制定、資格互認、人才培養等領域的合作,實現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葉曉 徐琪琪 余康生
編輯:陶娜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