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殘疾人只有平等地融入社會,實現有體面、有尊嚴、高質量的就業,才能在精神和物質上都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徽省人大代表、省殘聯黨組書記高莉對殘疾人格外關注。今年人代會上,她帶來了《關于完善殘疾人職業教育保障機制的建議》。在她看來, 殘疾人職業教育是殘疾人發展、殘疾人就業、殘疾人家庭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最直接、最現實、最有效的途徑。
現狀:殘疾人職業教育體系不健全
安徽省殘疾人職業教育現狀如何?高莉告訴記者一組數字:根據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安徽省有401.5萬殘疾人。據2020年省殘疾人職業教育報表統計,全省共有4所殘疾人中等職業學校,招生364人,在校生1240人,畢業生327人。在校生中,盲生236人,聾生513人,肢殘生281人,其他類殘疾學生210人。畢業生中295人順利實現穩定就業,就業率達到90%。以安徽省特殊教育中專學校為例,2020年該校在校生722人,畢業生就業率95%,有63名同學升入高等職業學校、19名同學升入外省殘疾人高等院校。該校自2008年建校以來,為社會培養輸送殘疾人中專學歷合格技能人才2000余名,7000余名殘疾人接受短期技能培訓后大多走上工作崗位,為殘疾人教育就業和脫貧攻堅做出了積極貢獻。
高莉坦言,殘疾人職業教育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如殘疾人職業教育體系不健全。我省僅有4所殘疾人中等職業學校,尚無殘疾人高等職業院校,不能完全滿足我省殘疾人高等職業教育需求。在經費投入方面,我省殘疾人職業學校生均經費未能執行5倍于普通學校的標準。由于辦學經費不足,辦學條件不優,辦學吸引力不強,職業教育在校生總數偏低。此外,師資隊伍建設滯后。“以安徽省特殊教育中專學校為例,該校生師比甚至高達11.65:1,遠高于規定要求的5:1的標準。特教老師工作壓力大、待遇不夠吸引人,是導致師資隊伍建設滯后的重要原因。”高莉說。
建議:加快建設安徽省特殊教育職業學院
教育部等四部門《關于加快發展殘疾人職業教育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快發展殘疾人高等職業教育”“有條件的省(區、市)地方政府應為殘疾人創辦專門的殘疾人高等職業院校(或二級學院)”。省委在《中共安徽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創建安徽省特殊教育職業學院”。為此,高莉建議將“籌建安徽省特殊教育職業學院”納入安徽省“十四五”高等學校設置規劃并加快建設,以滿足我省殘疾人高等教育需求和殘疾人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
在加大殘疾人職業教育經費投入方面,高莉建議財政部門按規定安排殘疾人職業教育生均公用經費,并將殘疾學生的書本費、住宿費、伙食費、生活補貼納入一般預算。在發展改革委項目、教育專項規劃中單列創建安徽省特殊教育職業學院項目計劃等內容,確保“十四”期間我省殘疾人職業學校能夠補短板、強弱項。
“我們還要加強殘疾人職業學校師資隊伍建設。”高莉建議,省委編辦會同教育部門,借鑒河南等省做法,按照生師比3:1的比例,核定殘疾人職業學校編制;建議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民政等部門借鑒全國大部分省份做法,將我省特教津貼提高到30%以上;建議教育部門開展殘疾人職業教育師資專項建設,如在教師培訓、職稱評審、教育科研和師生競賽方面給予單設項目或給予傾斜。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徐琪琪 余康生 葉曉
編輯 張大為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