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2月29日上午,記者從“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今年33項民生工程目標任務完成,各級財政累計撥付1288億元。2022年擬實施10項民生工程和10件民生小事。
33項民生工程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安徽省財政廳副廳長胡錫萍在發布會上說:“12月27日,我們進行了最新一輪調度,統計顯示全省各級財政累計撥付1288億元,33項民生工程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隨后胡錫萍從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濟困、公共設施建設七個方面介紹了33項民生工程的推進情況。
教育方面完成公辦幼兒園299所,建成智慧學校264所。撥付公用經費58.8億元,新增幼兒托位3.2萬個,完工公辦幼兒園299所,建成智慧學校264所,完成校舍維修改造359萬平方米。
就業方面開展補貼性培訓107萬人次,穩定民生之本。積極籌措穩就業資金30.8億元,累計開展補貼性培訓107萬人次,持續推進畢業生就業見習,開發5.46萬個公益性崗位,著力支持創業帶動就業。
醫療方面構建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醫療保障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至79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至580元。
養老方面發放養老金137.3億元,提升養老服務保障水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人數達到2039萬,累計發放養老金137.3億元。為182.6萬人發放高齡津貼,累計發放7.1億元。建成養老機構2614家、養老床位40.5萬張、社會力量運營床位25.3萬張。
住房方面完成棚戶區改造13.6萬套,全省新開工棚戶區改造15.3萬套,開工率102.5%,基本建成13.6萬套,完成率107.8%。農村危房改造7062戶,竣工率116.8%,完成改造老舊小區1332個。
濟困方面支付各類救助資金162.5億元,兜住兜牢困難保障底線。下達省以上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77.8億元。對282.7萬困難群眾開展動態監測,確保應保盡保。向低保、困難職工等支付各類救助資金162.5億元,城鄉低保標準達到675元/月,特困供養人員救助標準895元/月,社會散居孤兒生活費標準達到1092元/月、集中供養標準達到1510元/月。
公共設施建設方面完善農村路水廁公用設施,為美好安徽建設奠定基礎。美麗鄉村省級中心村完成593個,農村公路提質改造工程完工4489.5公里,農村公路養護提升工程完工9789.9公里,農村飲水工程維修養護完工6263處,農村廁所改造完成36.5萬戶,秸稈標準化收儲中心完成303個,高標準農田建設完成391.9萬畝。
2022年擬實施10項民生工程和10件民生小事
今年七月起,安徽省財政廳就啟動了2022年民生工程項目謀劃工作。開展項目公開征集,在省政府網站、財政廳門戶網站和“安徽民生工程”專題網頁鏈接調查問卷,通過網站微信等發布征集信息,累計共1.7萬人次參與,提出了54個項目,其中建議人數較多的有課后延時服務、社區老年助餐等。
據胡錫萍介紹,在項目公開征集、黨代會建言獻策、對標滬蘇浙做法等基礎上,目前形成了安徽省2022年民生工程項目初步建議,擬實施10項民生工程和10件民生小事。民生工程擬選擇惠及面較廣、群眾牽腸掛肚的項目,如讓皖北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區域醫療水平提升行動等;民生小事擬選擇貼近群眾微觀感受、讓群眾天天有感的實事,如中小學課后服務、15分鐘健身圈閱讀圈等。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見習記者 于源綺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