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2月8日下午,由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主辦、阜南縣委宣傳部和安徽報業文創公司承辦的“唱響百年奮斗之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活動”走進阜南縣王家壩鎮。
在王家壩抗洪紀念館報告廳,安徽省直機關工委講師團副團長李陽帶來的《讀懂歷史決議 讀懂中國未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宣講拉開了活動的序幕。宣講從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重大意義;深刻認識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對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的要求;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等方面,以不同視角和維度帶領大家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這次宣講既有深入淺出的理論講解,也有生動形象的歷史故事,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瘪雎犘v的王家壩鎮崔集居委會的工作人員表示,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活動十分接地氣,也為基層黨員干部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指明了方向。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舍小家為大家,舍局部,顧全局”……當天下午,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原安徽省書畫院院長王濤;原安徽省書協副主席耿立軍;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石海松;安徽出版集團編委會主任委員、編審,原安徽科技出版社總編輯方菲等書法家現場揮毫,并將書法作品贈予王家壩抗洪紀念館。
據了解,王家壩建成至今,已有13個年份16次開閘蓄洪,共蓄洪75億立方,為淮河流域防汛抗洪發揮了重要作用。王家壩抗洪紀念館新館主體建筑面積4740㎡,展廳分為七個部分,展出珍貴的照片、文獻、實物、影像、雕塑等資料2000余件,全面展示了淮河治理、抗洪搶險、生產自救、領導關懷等偉大的光輝歷程。
隨后,活動前往王家壩閘、紅亮箱包廠、王家壩鎮一期居民安置小區、鄭臺孜莊臺、和諧村興旺農場等地進行了實地體驗采訪。莊臺,是淮河行蓄洪區的群眾在數十年抗擊洪水的歷史進程中,誕生出的一種特殊民居。在鄭臺孜莊臺,整潔清新的環境令大家耳目一新,近年來,阜南縣全力抓好莊臺人居環境整治,實現莊臺污水管網及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131個莊臺和6個保莊圩必須實現年內“三大革命”全覆蓋,以改善莊臺人居環境,提升群眾生活品質。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