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1月10日,蚌埠的白先生向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反映,他與上海五紛物聯技術有限公司簽訂協議,成為蚌埠全區縣的市場合伙人,進行“云智充”充電樁安裝與運營。但五年協議未到期,公司表示不再發貨。同時,說好的5000元市場拓展費一年多未到賬,約定的按盈利額收取服務費,1-5月按照營業額扣劃。
對此,該公司客服回應記者,記錄后會有專人回復。截至11月11日下午發稿前,尚未有人回應此事。
協議未到期,充電樁咋不發貨了?
“聯系好了(小區),對方說不給發貨了,安裝的事情都停下來了?!卑霾旱陌紫壬钡卣f,從今年3月份開始,陸續談好在小區安裝充電樁的業務,一直擱置著。“溝通了好幾次,都沒結果。”
白先生告訴記者,充電樁是由上海五紛物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提供。根據其提供的《上海五紛物聯技術有限公司云智充智能充電生活平臺市場合伙人合作協議》(以下稱原協議),協議期從2020年8月29日至2025年8月28日止?!拔蚁冉涣?萬元的品牌服務費,成了《云智充智能充電生活平臺》蚌埠市市區市場合伙人?!蓖瑫r,白先生簽了一份《補充協議》,又交了1萬元,升級為蚌埠市全區縣市場合伙人。
成了合伙人,白先生趕緊開始推廣業務,今年初成功談妥了市里一個大型小區。“我們是全覆蓋服務,安裝了40臺?!睋紫壬貞?,先發了30臺,后又加了10臺,“當時發貨還是順利的”。隨后,他積極拓展業務,“五河、懷遠、本山等多地都跑了,談好了意向?!钡俾撓蛋l貨時,“說不發了,理由是已投入的充電樁使用率不到45%?!卑紫壬悬c懵。
“我是網上瀏覽到這家公司的,當時覺得宣傳不錯?!卑紫壬f,當時工作人員表示 “合作方式是廠家不限量,免費提供機器,代理商負責安裝”,在退休前一直做電瓶的他看來,“這個生意可以做”。
在上海簽訂協議前,白先生說曾注意到其中有一條:“受信乙方30臺設備,如果其中已安裝的設備平均使用率達到30%,甲方繼續提供相對應的設備型號和數量?!币幻撠熣猩痰膭⒔浝斫忉尫Q,安裝后如果沒達到使用率,獎勵暫時沒有了,不影響供應量。
“之前說好的,怎么能這樣!”白先生說,自己就想退休后干點事情,“你看現在,談好的(小區)人家能不說你嘛!”再考慮到前期聯絡、人員開銷等費用,白先生大吐苦水,“如果說使用率,這個掃碼的,很多年紀大的還不會用,也需要時間?!?/p>
按盈利額扣費,算賬后卻不對勁了
白先生告訴記者,作為合伙人,收益來自客戶支付的服務費。“客戶掃碼充值后直接給公司,由公司統一結算。”根據《原協議》,“對于設備用戶的使用,甲方提成比列為15%,乙方提成比例為85%。另據《補充協議》,公司抽取盈利額利潤15%,白先生發現,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
白先生回憶,以現在安裝好的小區為例,客戶花1元錢,可充6個小時。從3月份開始,他核對了到賬記錄和相關的結算表、報表?!拔覀冇帽哭k法算了算,如果有40個人充電,以最低的1元算,到賬金額就不對。“仍然扣除了營業額的15%?!痹诙啻畏从澈?,白先生賬戶內6月到9月足額到賬,1月到5月份的費用問題,尚未解決。對此,一年免服務費時間怎么算,到底是扣除營業額的15%,還是盈利額的15%,白先生也心存疑惑。
“扣除了電費,大概剩兩毛錢。”白先生說,到現在為止,他共提現到賬兩次,一次是5月29號到賬的460多元,第二次是8月10日的2500元。“就充電費用和收益來說,并不高。”但白先生說,從申請提現到成功到賬,他大概花了一個多月。
而《補充協議》中提到的5000元市場拓展費,合同簽訂后已有一年多,也未到賬。白先生提供的一份活動說明中顯示,“成功簽約此合同并全額支付合同款的合伙人,公司給予5000元市場拓展資金?!?/p>
白先生告訴記者,他和一起合作的朋友都是退休的,“只要有點事做就可以,對(錢)這方面要求不高?!钡浆F在,他和朋友前后已經投了十幾萬元,安裝的耗材都是自己買的,”他認為,公司“不能胡來”。
回應:貨和錢啥時到,客服稱等待回復
記者隨后在天眼查查詢,顯示上海五紛物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狀態為存續,專業從事互聯網+智能硬件的物聯網生態研發。現階段核心產品是電單車智能充電管理系統。
就白先生反映的情況,記者先聯系了其提到的一名劉姓經理?!拔乙呀涬x職了。”他表示,據其了解,公司的貨確實發得慢。針對白先生的疑惑,他稱“并不具體了解,是接替此前的一名同事。”
記者也嘗試聯系了一名李姓經理,但電話無人接聽。隨后,記者撥打了該公司客服電話反映??头硎?,已將問題記錄,會有專人回復。截至11月11日下午發稿前,尚未有人回應此事。
白先生告訴記者,他還是希望公司能正常發貨,同時,弄清楚扣費的問題并盡早發放市場拓展費。對此事的進展,記者也將持續關注。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受訪者供圖)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