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還記得2020年夏天合肥肥西路被淹的情形嗎?時隔一年多,經過相關部門的謀劃及相關報批工作,肥西路泵站及配套管網改造工程即將付諸實施。記者近日采訪時獲悉,該項目的工程監理及第三方檢測等項目招標工作已陸續展開,初步計劃2021年12月進場施工。未來,南淝河流域該片區的積澇問題或將得到根本解決。
曾經一個夏天連續被淹
2020年汛期,在超強降雨量及南淝河上游水位頂托的雙重作用下,肥西路(北一環北側)接連被淹。7月19日,因四里河河水暴漲,肥西路積水導致北一環交通中斷,應急人員連續十幾個小時助排后,于次日凌晨5點多才恢復該區域北一環方向通車。7月24日,強降水再次讓該片區出現嚴重積水。不少商戶和居民家中進水。
當時,合肥市排管辦相關人士解釋稱,正常時期肥西路附近河道水位遠低于路面,雨水可以通過自排口流入河道,但7月19日,四里河水位一下子暴漲至15米,原先管網的自排口完全失靈,河水倒灌引發積澇。
相關人士表示,雖然當年汛期合肥降雨量遠超歷史紀錄是客觀原因,但為了防止再發生類似情況,汛期結束后,合肥市防洪指揮部便立即組織專家召開會議進行研究,計劃在肥西路新建一座泵站,待河道水位超標時關閉原先河道的自排口,啟動泵站強排,重點解決北一環、肥西路、亳州路區域內澇倒灌隱患。
新建泵站及高低排雨水管
記者注意到,此次招標的肥西路泵站及配套管網改造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8.7m3/s雨水排澇泵站一座,另外配套完善高低排雨水管網系統,主要包括:沿北一環、亳州路新建d600-d2400高排雨水管,長度約1640m;沿亳州路新建d300-d1600低排雨水管,長度約650m;沿北一環(羅集路~肥西路)新建d1400的低排雨水管,長度約110m;沿肥西路(臨泉路~亳州路)新建d600-d1400的低排雨水管,長度約300m。同時合建29m3/h截污泵房。
合肥市排管辦相關人士介紹,所謂高低排雨水管,主要是根據地勢和水位的不同來決定的,通常地勢較高的區域通過重力自排進高排雨水管道,低洼區域則需要通過泵站助排到低排雨水管道,針對肥西路片區沿河岸邊的地理特點,避免再次出現河道水位頂托情況,通過高低排雨水管的建設,可以說是加了道“雙保險”。即便再次出現河道水位過高的情況,也可以有效避免倒灌現象的發生。
老城區多處排水設施也將納入改造
除肥西路外,合肥市老城區的多個排水設施改造項目也同步啟動。
根據相關部門近期發布的“合肥市城區泵站改造項目和肥西路泵站及配套管網改造工程、城市排水管網改造(二期)工程第三方檢測項目“公告內容:計劃將板苑泵站由現狀的5.5m3/s整體提標到16m3/s,現狀老泵房保留利用,新建一座11.6 m3/s的泵房,同時配套電氣、土建等的改造;配套管網改造,主要包含泵站進、出水管網及新蚌埠路內澇點等的改造,新建長度約2公里的雨水管涵。
另外,計劃同期改造的還有城市排水管網改造(二期)工程,主要解決績溪路污水管道無出路和雨污混接問題;解決巢湖南路污水管道排水能力不足的問題。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伍靜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