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安徽省黨代表、阜南縣教育局教研室美術教研員劉海娟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她最關注的話題還是“雙減”政策下的教育教學。在她看來,雙減,一是減輕學生作業負擔,二是減輕學生校外培訓負擔。
安徽省黨代表、阜南縣教育局教研室美術教研員劉海娟。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扎實開展教研活動
“雙減政策下的教育教學,教育工作者必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扎實開展教研活動,重在教研活動實上下功夫,要在實上見成效。” 劉海娟認為,在“雙減”政策下,課堂教學要有效率,有質量,也要加強教研隊伍建設,把真正思想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態度端正和積極肯鉆研的老師選用到教研隊伍中來,發揮學科教學引領示范作用。
在劉海娟看來,學校要開足開齊課程,抓校本教研,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立足于課程標準,還要加強教師培訓,適時進行請進來走出去業務培訓,立足學科教研前沿,向名師學習,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搞好校本教研,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活動。
開發與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形成鮮明的地方風格和特色
“我們創建了名師工作坊,充分發揮名師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以學科教學和德育工作為紐帶,以教學研究為核心,推廣教育教學研究成果,開發與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形成鮮明的地方風格和特色,推動阜南縣教育高質量發展。”劉海娟說,推進素質教育發展,要做好課后服務,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抓實干,“我們現在開設的課后服務有非遺文化柳編、剪紙進校園,也就是把阜南傳統文化柳編和剪紙納入到美術課程當中,增強廣大師生對‘非遺’的傳承與保護的責任感、使命感,形成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校園文化,也是把美術教育和勞動教學學科間相融合,讓學生參與到勞動教育中來,提升了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增強他們的勞動意識。”
劉海娟向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介紹,他們還邀請了非遺傳承人進課堂,給老師進行培訓,提升美術老師們的專業水平,還開設足球進校園、口琴進校園、書法進校園、戲曲進校園等,堅持五育并舉,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最終讓家長滿意,讓學生開心。
學習、宣傳、理解、落實好報告精神,履行自己職責
“回顧阜南教育過去五年,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無比的驕傲。” 劉海娟說,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強勁東風中,現在阜南不僅有漂亮整潔的校園、寬敞明亮的教室、正規齊全的操場,更有各具特色的功能室和趣味豐富的校園文化。“教育共同體辦學讓優質的教育資源共享,讓農村的孩子在自己的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同時學生的回流率也在逐年增加。”
劉海娟表示,作為一名黨代表,她會當好參謀員、觀察員、聯絡員,把報告精神學習好、宣傳好、理解好、落實好,履行自己職責,讓自己的美術專業更好服務于美術教育,為安徽的教育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余康生 攝影報道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