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0月11日,記者從安醫大二附院了解到,近期該院連續收治多位被蜂蜇的市民,其中一位52歲的女士被胡蜂蜇傷多達80多處,化驗結果提示機體出現了嚴重的中毒反應,迅速出現了多臟器功能衰竭。專家提醒,入秋后黃蜂活動頻繁,如不慎被蜇,可用冷毛巾濕敷、清水沖洗傷口;如有毒刺和毒囊遺留,要盡快挑出毒刺,不可擠壓傷口以免毒液擴散。群蜂蜇傷導致全身中毒癥狀嚴重者,應立即第一時間送醫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合肥一女子家門口被群蜂蜇傷
近日,家住廬江的80歲劉老太在家門口拾撿被大風刮落在地的樹枝,準備回家做飯時,不巧驚到樹枝里藏匿的馬蜂窩,老人躲避不及,被群蜂蜇的滿頭、滿手都是包,蜇傷多達30余處。
很快劉老太出現頭痛難忍、精神萎靡、胸悶伴呼吸急促等癥狀。家人立即將她送至當地醫院,抽血化驗結果提示:劉老太的肝功能、心肌梗死標記物、肌紅蛋白等指標明顯異常,出現了橫紋肌溶解,小便呈現出醬油色。由于病情危重,當地醫院立即予轉上級醫院進一步治療。
次日凌晨4點左右,距離蜇傷已過去12小時,劉老太經急診轉入安醫大二附院重癥醫學一科進行治療。
由于黃蜂毒素引起的過敏反應及毒素損害,劉老太入重癥醫學一科后病情加速惡化,出現了呼吸衰竭、休克、肝腎功能衰竭、肝性昏迷、心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礙等一系列并發癥。科室醫護人員立即采取應對措施,予以持續藥物解毒治療,并維持臟器功能保護支持治療。在醫院輸血科的血源補給保障下,重癥醫學一科醫護人員還為老人開展持續性血液濾過+血液灌流以及血漿置換等多種血液凈化方式治療。
經過不懈的對癥治療,劉老太的呼吸、肝臟、凝血等功能逐漸開始持續好轉。目前老人已脫離呼吸機,并開始下床活動,生命體征穩定,除腎功能衰竭仍需間斷血液透析治療外,所有重要臟器功能基本恢復正常,并且轉回普通病房繼續治療。
無獨有偶,在劉老太入院沒幾天,家住合肥的52歲王女士在路過家門口的樹叢時,不小心被一群胡蜂蜇傷全身送至重癥醫學一科治療。經仔細檢查,王女士的蜇傷更加觸目驚心,多達80余處,化驗結果同樣提示機體出現了嚴重的中毒反應,迅速出現了多臟器功能衰竭;慶幸的是,經過積極救治,王女士也很快渡過了危險期,擬于近期轉出ICU鞏固治療。
如不慎被蜇 不可擠壓傷口以免毒液擴散
據悉,生活中常見的蜂類有蜜蜂、黃蜂、胡蜂等,而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俗稱“馬蜂”的黃蜂,其腹部末端有一對毒囊和一枚毒刺,毒刺刺入皮膚即刻并持續釋放毒液,引起局部和全身反應。輕者僅出現局部疼痛、紅腫、灼熱、水皰等,數小時后可自行消退,很少出現中毒癥狀。被黃蜂或群蜂多次蜇傷后傷情較重,可能出現頭暈、頭痛、惡性、嘔吐、四肢麻木等,嚴重者可出現過敏性休克、肌肉痙攣、昏迷、血紅蛋白尿、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死亡率高達90%以上。
安醫大二附院重癥醫學一科孫昀主任提醒,入秋后黃蜂活動頻繁,人們出行時無意間驚擾黃蜂,便可能遭遇黃蜂的襲擊。如不慎被蜇,可用冷毛巾濕敷、清水沖洗傷口;如有毒刺和毒囊遺留,要盡快挑出毒刺,不可擠壓傷口以免毒液擴散。被蜇傷后不能用碘酒等涂擦,以免加重腫脹。群蜂蜇傷導致全身中度癥狀嚴重者,應立即第一時間送醫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專家提醒,秋季出游,出入山地林區、野外植物茂盛的區域,應做好防護措施,不要穿顏色鮮亮或者穿裸露過多的衣服,應穿長袖長褲,戴好帽子、手套等做好裸露皮膚保護;切忌刺激蜂巢,招惹黃蜂;同時,也不要攜帶刺激性化妝品和食物,以免黃蜂追蹤傷人。
黎命娟 戴睿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