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獨秀故里,藍莓之鄉。10月10日下午1點,“喜迎黨代會 皖美這五年”網絡主題活動第三小分隊來到安慶市懷寧縣藍莓基地,眼下,幾萬畝藍莓剛過豐收之季,余香猶存。
獨秀山藍莓園航拍圖(圖片由當地宣傳部門提供)
采訪團一行隨車駛過一條長6.7公里的藍莓旅游大道,來到坐落在懷寧縣黃墩鎮栗山村的獨秀山藍莓基地,漫山遍野、長勢喜人的藍莓樹瞬間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大家紛紛駐足觀賞。
記者了解到,該基地是安徽獨秀山藍莓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藍莓精品園,占地面積800畝,目前藍莓苗種植已全部完成,2019年開始掛果,實現掛果面積600余畝。企業充分利用自然優勢,以“綠色服務、回歸自然”為經營理念,打造一個集采摘水果、山景觀光、餐飲住宿為一體的綠色生態農家樂。
“幾年前這里還是荒山野地,雜草叢生,自從種上藍莓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七年前,在栗山村干了28年的支部書記陳保留退休,隨后便一頭扎進藍莓基地,投身于藍莓種植經營工作。他說,以前當地村民主要依靠一畝三分地種地為生,收入低,貧困戶也多。如今引入藍莓種植后,從山場翻耕到土地平整,從種苗栽培到除草剪枝,從施肥養護到采摘鮮果,從冷藏保鮮到精深加工,藍莓產業全生產鏈條產業大量用工需求,吸納了當地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
“其中有800余名貧困勞動者常年在藍莓基地或藍莓服務中心務工,每天工資收入50-100元不等;每年也會吸收周邊閑余勞動力200余人務工就業,長工每個月工資穩定在1800元左右,給當地農民增加一筆可觀收入。”陳保留告訴記者,目前村里的48戶貧困戶全部脫貧。除了提供就業機會來促進農民增收,當地還通過流轉山場、荒地等,每畝租金150到500元不等,既盤活了農村閑置資產,又增加了群眾資產收益。
獨秀山藍莓園的建成,不僅綠了荒野,美了環境,同時也實現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借著產業發展的東風,當地還大力發展藍莓深加工技術,促進藍莓朝著產業化、標準化和品牌化發展。目前,每年超過5萬人次的游客前來藍莓園觀光采摘游玩。藍莓園2020年實現年產值近千萬元。
黃墩鎮一家藍莓深加工企業的負責人正在介紹藍莓深加工產品。
懷寧縣相關負責人表示,懷寧縣計劃到2025年完成10萬畝藍莓種植面積,形成10萬噸藍莓深加工能力,把懷寧縣建設成為長三角最大的藍莓種植區、深加工交易集散研發中心、重要的藍莓元素休閑旅游區和鄉村振興示范區。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呂歡歡 攝影報道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