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0月10日,在圓滿結束六安采風活動后,“喜迎黨代會 皖美這五年”網絡主題活動第三小分隊轉戰宜城安慶,來到此次集中采訪的第二站。在那里,大家無不感受到這座詩人筆下的古宜城正乘勢而上、加速崛起,千年古城正大放光彩。
農家樂發展帶動就業
10月10日上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隨第三小分隊來到岳西縣黃尾鎮,在這片得天獨厚、飄香萬里的土地上,茶園滿眼青翠,仿若向人們述說著香韻悠遠的茶文化。
當地農家樂
據介紹,黃尾鎮現有國家4A級景區2個,國家傳統古村落1個,森林覆蓋率超過90%。近些年來,依托優越的地理優勢,黃尾鎮著力發展鄉村旅游經濟,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農家樂集群發展,這也是推進旅游扶貧的“主力軍”。黃尾鎮宣傳委員王英豪告訴記者,全鎮現有農家樂經營戶113戶,農家樂日均接待能力可達17000人次,直接帶動就業550余人,間接帶動就業超過2000人。
隨后,采訪團一行來到其中一家農家樂,35個標準房間、5層樓,一次可承載70人,軟硬件設施齊全。該農家樂負責人蔡紅霞介紹,她是在2016年從杭州返鄉從事農家樂經營,“剛回鄉創業的時候還會有顧慮,后來在我們當地政府的支持下,農家樂慢慢做起來了,不僅給自己帶來了經濟收益,也能帶動附近村民以及貧困戶的就業,大家的腰包也越來越鼓。”
蔡紅霞接受記者采訪
說到這里,蔡紅霞還提到,黃尾鎮特別成立了“彩虹之約”農家樂協會,協會會員從成立之初的34戶發展到2021年初的100多戶,“得益于這個協會的成立,農家樂成功形成支部領導、協會主體、互助社扶持的組織模式,今后也會把特色民俗做精做深。”
茶旅融合促進農民致富
除了發展特色農家樂經濟,如何促進茶旅融合以帶動經濟發展也是黃尾鎮一直研究的課題。近年來,黃尾鎮另辟蹊徑走出一條茶旅致富路,2020年村集體收入達到400萬元。其中,悅溪茶谷作為岳西縣黃尾鎮“三變”示范基地,一直致力于打造集采摘加工體驗、茶園觀光、茗茶品鑒于一體的生態茶園。
悅溪茶谷
23歲的小伙汪鴻波是悅溪茶谷的負責人,兩年前他決定從大城市回歸到老家,開始經營起茶旅業務。“單純的采茶、制茶出售,每畝效益在4000元左右。后來結合我們這里豐富的旅游資源,轉變發展思路,在茶園建設中將茶園打造成景點,從而吸引更多游客來觀光、體驗,增加茶園附加值。”汪鴻波說,經過5年來的發展,“悅溪茶谷”建設已初現雛形,今年春季推出茶葉采摘體驗、研學旅行,接待人數達一萬余人。同時,通過茶旅融合的方式,每畝茶園預計增加收入在20%以上。接下來,他們還計劃建設竹溪茶苑民宿項目,為周邊景區做配套的餐飲住宿服務,提升當地民宿服務。
岳西翠蘭茶
事實上,這只是岳西縣黃尾鎮茶旅融合的一個縮影。黃尾鎮宣傳委員王英豪介紹,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資源基底以及翠蘭茶的品牌優勢,黃尾鎮引入“第六產業”的發展理念,以茶葉種植為基礎,將規劃打造成一個集茶葉生產加工、觀光體驗、餐飲娛樂、生態度假、康養休閑于一體的茶體驗農業休閑莊園,引領黃尾茶修文化生活方式,填補岳西和安慶第六產業園領域的空白,成為安慶市文化綜合產業品質升級的標桿力作,安徽“慢茶生活”休閑度假品牌。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呂歡歡 攝影報道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