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新聞訊 9月17日下午,合肥野生動物園將前期救護回來的一批野生動物進行了放歸。當(dāng)天,該園新引進的白獅、獰貓等動物也順路抵達合肥并入住。中秋、國慶雙節(jié)來臨,這批新動物將與游客見面。
雙節(jié)前動物園"上新"
那邊剛送走了一批救護來的野生動物,這邊新引進的動物也在當(dāng)天"入籍"合肥野生動物園。
17日傍晚,1對白獅、1對獰貓,3只列氏水羚、4只疣鼻天鵝、12只黑天鵝、8只赤麻鴨、6只針尾鴨、8只綠頭鴨、4只紅腹錦雞、2只白腹錦雞、4只白鷴,以及3只白冠長尾雉乘坐"專車"從阜陽臨泉抵達合肥野生動物園。
籠子里的一對獰貓很威風(fēng)。
叉車把動物轉(zhuǎn)運箱從貨車上卸下,工作人員打開箱門,最先亮相的是膽小機敏的列氏水羚。它們傻呆呆地愣了一會,看沒有危險便從轉(zhuǎn)運箱里走出來,在新家奔跑了起來。而它們的鄰居——動物園的"原住民"南非長角羚原本還躲得遠遠的在觀察著大家,看到同類住進自己家,也很快跑過來親近。
列氏水羚。
隨后下車的是非洲白獅。它們其實并不像它們的名字那樣渾身雪白,只是比普通的非洲獅毛色要淺一些,體型也要更大一些。
白獅。
據(jù)悉,這是該園近年來首次大批引進野生動物。中秋和國慶假期即將來臨,這批新動物將和游客們見面。
一批救護動物今放生
"膽子太小了,嚇壞了。"動物園副書記張志忠捧著剛從籠子里抓出來的鳳頭鷹,有點無奈地笑笑,輕輕把它放到樹上。再看這只鳳頭鷹,身體幾乎僵硬,甚至不知道用爪子抓住樹枝,更別提飛走了。"過一會兒就好了,會飛走的。"張志忠說。果然,緩了一會兒,張志忠把它從樹上抱下來,往空中一拋,它便振翅飛走了。
17日下午,合肥野生動物園的小貨車上載著十來個裝著動物的籠子,駛向董鋪水庫。這里面的動物,基本都是兩三個月前該園救護回來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達到了放歸野外的條件。這里,有4只紅隼、1只灰臉鵟鷹、1只鳳頭鷹、1只環(huán)頸雉,以及2只狗獾。
被嚇壞的鳳頭鷹。
和鳳頭鷹最初的膽小嚇癱相比,灰臉鵟鷹和紅隼的身手就矯健許多。工作人員剛掀開籠蓋,它們就直接飛走了,很快消失在天空。兩只狗獾的表現(xiàn)也不太一樣,籠子一打開,其中一只飛快躥了出去,跑向密林深處;而另一只則探頭出來后立刻躲回籠子里,直到工作人員把它"請"出來,它才依依不舍地追隨伙伴而去。張志忠介紹,這次放歸的鷹隼均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狗獾和環(huán)頸雉則屬于三有動物。
放歸狗獾。
據(jù)了解,1996年起合肥野生動物園便開啟了動物救護生涯。近年來,每年該園救護的野生動物均超過100頭(只),今年截至8月份該園已救護了近170頭(只)野生動物。將被森林公安查獲的、受傷的、迷路的野生動物救護后重新放歸大自然,也是該園作為安徽野生動物救護基地的責(zé)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新聞記者 陳麗卿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