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在肥東縣張集鄉有一座黃疃廟戰役紀念館,于上個世紀70年代所建,是為紀念在黃疃廟戰役中英勇獻身的革命烈士。為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今年,肥東縣對黃疃廟戰役舊址紀念館主體建筑進行整體升級改造,并以黃疃廟戰役為依托精心策劃了紅色主題展覽。預計升級改造后的黃疃廟戰役紀念館,不久將正式對外開放。
紀念館升級改造已完工
日前,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來到位于張集鄉黃疃社區的黃疃廟戰役紀念館,映入眼簾的是矗立在曠野中的十間外加耳房的蘇式紅磚瓦房,瓦房的正南方100米處,坐落著一座水泥墓冢,正面的墓碑上刻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
這里便是紀念新四軍與國民黨頑固派發生遭遇戰而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的“忠骨”之所。墓冢周邊,栽滿蒼松翠柏,顯得莊嚴肅穆,紀念館與墓冢間是一條約兩米寬的磚石路連通,整個紀念場所簡樸仍不失莊重。
據介紹,該館已經于近日修建完工。全新的紀念館占地面積350多平方米,館內共分4個單元,以大量史料圖片和文字,著重展示了1945年4月14日到20日,新四軍在黃疃廟地區粉碎國民黨頑軍制造反共摩擦,蠶食我根據地而進行的一次規模較大的反頑戰役。除此以外,還展示了開辟、堅持與鞏固淮南、皖江抗日根據地的一系列戰役情景。
黃疃廟戰役紀念碑。
“所保存的圖文資料大約在四五十張,這些圖文資料,主要展示了戰士在戰斗中,對抗國民黨軍隊反清剿的一些具體的記錄?!敝v解員告訴記者,黃疃廟戰役是1945年4月在王子城、黃疃廟、八斗嶺一帶進行的一次規模較大的反“圍剿”戰役。新四軍共殲敵3600余人,俘敵1300余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及軍需品。
記者看到,除了圖片文字外,紀念館還征集了大量歷史實物,更全面地呈現出當年的崢嶸歲月。
將打造成合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展館內,一張張照片記錄著新四軍金戈鐵馬、馳騁抗日戰場的英雄壯舉;一段段文字,訴說黃疃廟人英勇向前、保家衛國的革命激情;一件件文物,見證了黨政軍民的魚水深情、奪取抗戰勝利的輝煌歷程。
升級改造后的黃疃廟戰役紀念館。
今年90歲的當地村民薛模訓老人給記者講述了發生在70多年前的黃疃廟戰役,在他的記憶里,那場戰斗打了七天七夜,雙方傷亡慘重?!皯鸲穭傞_始時,我們幾個小朋友差不多大,跟著部隊旁邊看,子彈從我們頭上嗖嗖飛過,雙方越打死傷人員越多,我們嚇得趕緊跑回家。這時大街上人也亂了,相互轉告趕緊‘跑返’?!毖险f,他們街上人紛紛逃出黃疃,很多人“跑返”到張集徐家祠堂避難,“國民黨最后一把火燒了黃疃廟,大火沖天,燒了半夜,回家后發現整條街都燒得差不多了?!被貞浧鹉菆鰬K烈的戰爭,老人至今仍激動不已。
90多歲的薛模訓在女兒的陪同下來到升級改造后的展館。
黃疃廟戰役紀念館舊址。
記者查閱有關資料得知,黃疃廟戰役中間經歷大小9個戰斗,新四軍先后攻克王子城、八斗嶺、黃疃廟、廣興集、雞鳴橋等據點。黃疃廟戰役結束后,當地百姓把英勇犧牲的戰士遺體埋葬在當地高崗地上。解放初期建立墓碑,七十年代建有紀念館,由于年久失修,紀念館破敗不堪。為紀念烈士,教育后代,肥東縣今年投入900多萬,對黃疃廟戰役紀念館進行升級改造,旨在將該館打造成合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彭紅玲 王仙平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文/圖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