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今天,合肥市民微信群里轉發一條“小道消息”,意思是組織人員到六安“團打”北京科興第一針新冠疫苗,2次就可以獲得1000元。無獨有偶,在六安的微信群里也“流傳”著相似的消息。六安市相關人士接受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采該時表示,“沒聽說。”
8月22日上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看到從合肥微信群轉發而來的一個“小道消息”(見上圖)語句不通,但其明白表述到六安打新冠疫苗,有現金補貼。
無獨有偶,記者8月17日在一位朋友的微信群里看到相似的消息:“今天到某街道打第一針疫苗的給100塊錢某超市購物卡”。8月21日,記者又在另一位朋友的微信群看到了“升級”的消息:“……有沒有家里親朋沒有打疫苗的,到長安路某酒吧接種疫苗。還有300-500元左右的誤工補貼。”
那么,在六安打疫苗有沒有補貼?8月22日中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來到“小道消息”所說的六安長安路某酒吧,看看有沒有這回事。
在該酒吧門口,記者沒有看到人員聚集、排隊打疫苗的一幕。只見酒吧大門緊閉,門前廣場上也沒有外地車輛停放,更沒有人員走動。記者找到附近一家商戶詢問,該男性業主告訴記者:“打疫苗啊?不在酒吧門口,是在巷子后面。”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隨后往酒吧后面巷子里走去,進去很遠也沒有看到有打疫苗的招牌或具體地點。
“昨天好像還有人來打,就在那邊那個飯店門口,你去問問。”一位抱著孩子往巷子里走的中年女士指點記者說。記者隨后拉開這家小飯店的門,里面的一位女性服務人員聽說記者的來意后,搖搖頭說:“我這不打疫苗”。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在附近又詢問多人,發現僅能證實這個區域曾打過疫苗(移動疫苗接種服務車的確可以開到這里),但打一針可以獲得三五百元的誤工補貼的傳言卻沒有能夠證實。
“我們了解的情況是,打第一針給500元補貼的事情在我區沒有這回事!誰出錢呢?財政支出也沒有出處啊!”金安區衛健委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說,他也提醒不能輕易聽信“小道消息”,防止上當受騙。
裕安區衛健委一位領導也明確告訴記者說:“我們沒有這事,網上可能有人胡講、胡傳,我完全可以證明沒有這個(打第一針給500元補貼的事情)”。
“我也沒聽說。”六安市衛健委宣傳科有關人士說。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還了解到,為了努力構建全民免疫安全屏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六安市各縣(區)、各鄉鎮街以及所屬村(社區)都在多措并舉,全力推進新冠疫苗接種“清零”行動。尤其是在六安城區,很多街道和社區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例如,裕安區鼓樓街道大田拐社區就采取“網格化+線上+線下”多元宣傳及“地毯式”排查推進模式,做到“入網、入格、入戶、到人”,排查應接未接種疫苗人員,做到適宜接種人群“應統盡統”不漏一人,清零見底。同時,在小區門口等重點部位設立黨員先鋒崗、志愿者咨詢臺,引導和幫助流動人員和未接種居民現場預約,提高接種的靈活性和便捷性。
另外,為了使殘疾人、行動不便老人等接種困難人群及時接種疫苗,該社區還推行“保姆式”服務、對行動不便的殘疾群眾、65歲以上的老年人,采取“一對一”服務,預約、登記、接種、留觀、專車接送,無縫銜接、閉環服務,打通疫苗接種“最后一公里”,全力完成接種任務。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竇祖軍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