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8月20日下午,記者從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今年4月我省居民服務“一卡通”各項工作全面啟動以來,截至8月10日,14個市啟動了全省統一版面的第三代社保卡發行。
目前,社會保障卡在各領域的應用場景,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人社領域實現“一卡通用”,全省人社95項服務事項均可持卡辦理;交通領域實現“一卡通行”,可在全國303個城市乘坐公交、地鐵;文旅領域實現“一卡通游”,全省168個國有A級景區、307個文化場館支持社會保障卡在線預約和持卡入館。
安徽14個市啟動了第三代社保卡發行
據介紹,3月28日,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安徽省居民服務“一卡通”工作方案》。截至7月底,13個市印發了本地居民服務“一卡通”實施方案,成立了居民服務“一卡通”領導小組,統籌推進本地居民服務“一卡通”各項工作。4月9日,在池州舉辦了全省居民服務“一卡通”首發儀式,我省居民服務“一卡通”各項工作全面啟動。截至8月10日,14個市啟動了全省統一版面的第三代社保卡發行。
“我省設計了全省統一的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卡面樣式,在全國率先實施卡面加載‘居民服務一卡通’標識,并為長三角乃至全國范圍的互聯互通預留了應用空間。”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程連政介紹,我省還編制相關技術標準,規范第三代社保卡制作、發行、管理和應用。
目前,社會保障卡在各領域的應用場景,取得了初步成效。人社領域實現“一卡通用”,全省人社95項服務事項均可持卡辦理,通過社會保障卡發放人社各項待遇;惠農補貼實現“一卡通發”,社會保障卡作為載體,發放21類101項惠農惠民補貼;交通領域實現“一卡通行”,通過加載“交通一卡通”應用,可在全國303個城市乘坐公交、地鐵;文旅領域實現“一卡通游”,全省168個國有A級景區、307個文化場館(圖書館、科技館、美術館、博物館等)支持社會保障卡在線預約和持卡入館。
程連政介紹,同時,我省還積極推進社會保障卡在工會會員身份識別、送溫暖等幫扶資金發放等工會領域應用,以及在體育場所入場、繳費,消費券發放,體育彩票兌獎等體育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
此外,安徽各市在社會保障卡應用拓展方面也做了積極探索。14個市開展社會保障卡、銀行卡、就診卡“三卡合一”試點,可持社會保障卡預約掛號、就診住院、醫保結算,15個市可持電子社保卡在醫院就醫或藥店購藥;部分市開展了人才津貼、見習人員補貼、公積金、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工會救助、軍人優撫津貼等資金發放應用;部分市可持卡住賓館。
持卡可在全國303個城市乘坐公交、地鐵
居民服務“一卡通”在交通領域應用如何?據省交通運輸廳二級巡視員晏少鶴介紹, 我省按照交通運輸部統一要求于2015年開展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工作,2019年6月,全省16個地級以上城市均實現城區公交的全國聯網工作。
截至2021年7月底,累計發行“交通聯合”卡片超過370萬張,持卡支付范圍覆蓋公交線路1286條、軌道線路4條(合肥),并實現了與全國303個地級以上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
“加載‘交通一卡通’的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在線下通卡公司、公交公司網點,對卡片進行充值后,即可持卡乘車。”晏少鶴介紹,加載“交通一卡通”的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可以在全國實現了互聯互通的303個地級以上城市、505個縣級城市(非設區)使用,范圍涉及京津冀、長三角、長江中游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區、川渝自貿區等多個城市群、都市圈,覆蓋全國3.2萬余條公交線路、190條地鐵線路、4.7萬個公共自行車鎖樁、3.6萬輛出租汽車、35條輪渡線路。我省16個地市的1286條公交線路、4條軌道線路可支持加載“交通一卡通”的第三代社保卡乘車支付。
晏少鶴表示,下一步,省交通廳將配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在實現對現有交通一卡通應用場景支持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第三代社保卡在城鄉公交、軌道交通等其他交通出行領域的應用。
全省168個景區、307個文化場館可持卡通游
在文旅領域上,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王靖介紹,2020年9月,省文化和旅游廳確定安徽省圖書館、安徽博物院和蕪湖市作為應用試點。“目前,省圖書館已經實現社保卡(含電子社保卡)的圖書借閱服務功能,全省居民無需辦證,持已激活的社保卡至省圖書館可實現立刷立借。”王靖說,安徽博物院已實現使用實體社保卡讀卡和電子社保卡掃碼進行身份驗證,直接進館參觀。蕪湖市作為試點市,對通道閘機、軟件系統、用卡自助設備等升級改造,實現社保卡線上預約、在線購票和線上支付功能。
今年以來,省文化和旅游廳在試點先行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居民服務“一卡通”在文旅領域的應用。針對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四類公共文化場館和國有A級旅游景區,分別梳理了應用場景,將應用深度劃分為三級,指導場館和景區分步推進。目前全省168個國有A級景區、307個公共文化場館一級應用深度覆蓋100%,二級應用深度覆蓋53%,實現社保卡在線預約和持卡入館。“游安徽”APP作為全省文旅公共服務平臺總入口,已經上線電子社保卡預約景區功能。
2025年底,基本開通所有“一卡通”服務目錄
據介紹,截至2021年7月底,全省持卡人數超過6000萬,基本實現了“一人一卡、實人實卡”。社會保障卡申領、補辦、掛失等業務支持線上辦理,部分業務還可通過電話辦理,群眾足不出戶可辦理業務。
針對市民關心的第三代社保卡發放問題,程連政表示,已經啟動第三代社會保障卡發放的地區不再發放二代卡。我省個人首張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免費,根據“自愿選擇、自然過渡”原則,群眾可在個人二代卡遺失、到期,或需在更多應用場景使用等情況下,前往社會保障卡合作銀行一站式綜合服務窗口即時換發三代卡。
程連政表示,下一步全面推進我省居民“服務一卡通”各項工作。到今年年底,實現社會保障卡在居民服務各領域的初步應用;2023年底,開通居民服務“一卡通”服務目錄的50%;2025年底,基本完成居民服務“一卡通”服務目錄的開通應用。
其次,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障卡應用廣度和深度。各市在省居民服務“一卡通”服務目錄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在政務服務、智慧城市、信用服務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此外,還積極探索省內及長三角區域“同城待遇”。 同時,按照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統一要求,加強與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相關部門對接,逐步實現長三角區域居民服務“同城待遇”。
陳夢琪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