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合肥老市府廣場有望“大變臉”,不僅公交首末站位置擬搬遷,周邊路網進一步優化,同時擬對步行街西延沿街建筑外立面進行亮化提升改造,打造后街特色經濟帶。7月23日,記者從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原市府廣場區域交通組織改造設計項目正式掛網招標。項目投資估算20000萬元。
招標公告顯示,此次改造主要為拓展淮河路步行街的步行空間,支撐步行街西延方案。項目為原市府廣場區域交通組織改造設計,屬于步行街西片區改造重要節點。項目設計內容主要包括原市府廣場BRT遷移、地下停車場及周邊道路改造設計,BRT公交站遷改、道路改造、地下空間改造、雨污水改造、消防改造、情景化及藝術景觀綜合提升等。擬定建設(改造)范圍主要涵蓋以下五個方面。
BRT公交首末站擬南遷
現狀:市府廣場BRT公交首末站擬搬遷至市府廣場南側。新設計將考慮公交運營狀況、車輛行人需求等因素,合理確定BRT公交首末站規模及出入口、場站布設形式。
優化廣場片區交通
梳理市府廣場片區現狀路網交通運行特征,綜合考慮各類影響因素,增強周邊道路之間的連通性,推動市府廣場區域交通的進一步優化。
打造全新街心花園
結合BRT公交樞紐改遷方案,擬對原合肥市府廣場及其周邊場地進行景觀專項升級改造,通過對場地內鋪裝、園路、綠化、建(構)筑、景觀小品等方面的整合、改造與配置,打造換乘便捷、功能完善、風格統一、景觀和諧的中心城區公共活動空間(街心公園),形成具有文化特色、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凸顯合肥"科技之城"的獨特魅力,提升市民參與度和體驗感,帶動周邊區域經濟發展。
地下車庫升級改造
現狀:市府廣場地下空間為地下停車庫,為不影響地下空間的正常使用功能,結合BRT公交首末站的搬遷方案對現狀地下停車庫進行專項升級改造。打造后街特色經濟帶為充分利用原市政府辦公區、江淮大戲院等資源,打造文創藝術空間、共享辦公等特色業態。擬對步行街西延沿街建筑外立面進行亮化提升改造,打造后街特色經濟帶。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伍靜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