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防汛期間不配合巡查排險或將承擔法律責任、從引江濟淮工程內取水需辦理取水許可手續、管理范圍內不得擅自從事經營性活動……7月21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了《安徽省引江濟淮工程管理和保護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為加強引江濟淮工程管理和保護,充分發揮引江濟淮工程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促進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草案對該工程的管理和保護范圍、水量調度與用水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了規定。
防汛期間不配合巡查排險或將承擔法律責任
引江濟淮工程涉及安徽、河南兩省,是以城鄉供水和發展江淮航運為主,結合農業灌溉用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態環境等綜合利用的工程。
河南的降雨讓公眾的目光再次關注到防汛救災。據了解,引江濟淮工程的供水范圍涉及安徽省12個市及河南的周口、商丘兩市。草案規定,引江濟淮工程綜合調度運用應當遵循調水、航運服從防汛抗旱的原則。在防汛抗旱期間,接受有管轄權的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和調度。工程建設運營單位應當積極配合當地人民政府做好引江濟淮工程沿線的水情旱情監測預警、巡查排險、應急搶護等工作。
草案規定,負有引江濟淮工程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若不按照規定制定水量分配方案、不按照規定制定水量調度方案、不按照規定制定或者拒不執行水量調度應急預案或者有其他不履行工程管理職責的行為,將由有權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在法律責任方面,引江濟淮工程建設運營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如未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國家和省批準的規劃設計方案以及技術規范組織實施工程的建設運營和維護、不按規定制定年度水量調度計劃或者拒不執行水量調度應急預案、供水水質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繼續供水、虛報瞞報有關信息,不按要求報送相關信息或有其他不履行建設運營職責的行為,也將由有權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管理范圍內不得擅自從事經營性的養殖活動、餐飲活動
引江濟淮工程的管理范圍主要包括:引江濟淮工程依法使用的土地、水閘(涵閘)、船閘、泵站、渡槽、倒虹吸、箱涵、新開明渠、過魚設施等以及作為輸水渠道的現有河道。在該管理范圍內,不得擅自從事經營性的養殖活動、餐飲活動。
根據規定,在引江濟淮工程保護范圍內,不得從事影響引江濟淮工程運行、危害引江濟淮工程安全的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活動。
草案還要求,不得在行洪、排澇的河道和渠道內設置影響行洪、輸水和航運的建筑物、障礙物或者種樹及種植高稈作物;不得傾倒、堆放、排放影響水工程安全運行和船舶安全的砂石、泥土、垃圾以及其他廢棄物;不得在堤身、護堤地和水庫大壩、渠道、水閘管理范圍內建房、開渠、打井、爆破、挖窖、挖塘、葬墳、采石、取土、扒口、開采地下資源以及放牧、開展集市貿易;不得擅自新建、改建或者擴大排污口;不得有其他危害工程安全和水環境質量的行為。
從引江濟淮工程內取水需辦理取水許可手續
草案規定,引江濟淮工程城鄉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實行兩部制水價,具體供水價格由省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核定,鼓勵供需雙方協商確定價格。引江濟淮工程生態用水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農業用水價格由省人民政府另行確定。
除了家庭生活和零星散養、圈養畜禽飲用等少量取水的情況,直接從引江濟淮工程內取水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具有審批權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取水許可手續,依法取得取水許可。
引江濟淮工程的水量調度與用水管理遵循先節水后調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環保后用水的原則,堅持總量控制、統一調度、分級負責和安全高效,優先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基本生態用水,并統籌農業、工業用水和航運等需求。
引江濟淮工程受水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大力推廣節水技術、節水設施和設備,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加強城市節約用水的管理,調整產業結構,限制、淘汰高耗水、高污染的建設項目。根據本地實際,統籌配置引江濟淮工程供水和當地水資源,逐步替代超采的地下水,嚴格控制地下水開發利用,改善水生態環境。
航道內船舶應當設置污水污染物存貯裝置、集油裝置
引江濟淮工程航運管理的范圍,包含了菜子湖線、兆西河線、江淮溝通段以及淠淮、莊墓河、杭埠河、豐樂河按照依法批準的航道等級所確定的通航水域。草案規定,在引江濟淮工程航道內航行、停泊和作業的船舶應當設置污水污染物存貯裝置、集油裝置,實行污染物船內封閉、收集上岸,禁止向水體排放污染物。沿線港口、碼頭、裝卸站和船舶修造廠應當配套建設運行船舶污染物、廢棄物的接收設施,并與轉運、處理處置設施有效銜接。沿線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統籌規劃建設船舶污染物、廢棄物的轉運及處理處置設施。
草案規定,負有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根據職責依法監督檢查,及時查處污染、破壞引江濟淮工程沿線區域水質和生態環境的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對損害引江濟淮工程設施以及危及工程運行、航運、水環境安全等行為進行勸阻和舉報。
穆玥 徐之升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