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日前,亳州譙城區淝河鎮大康村村民反映稱,他們家門口的大康小學教學點要被撤并了。“校園環境優美,又經過智慧課堂建設,是可以滿足本村孩子入園入學難題。”村民得知學校或將撤并的消息,感到十分惋惜。記者從亳州譙城區教育局獲悉,該校確實位列撤并計劃中,目前還在走程序。“一旦完成撤并,學生都會妥善安置。”
教學點撤并 學生將分流
大康小學位于淝河鎮,屬于淝河中心校管理。7月20日下午,記者從當地一位村民處獲悉,他們已經聽說了這個消息。“學校建設挺好的,兩層的標準教學樓,就是學生少。”村民告訴記者,也有人在這里讀書,主要是留守兒童的家庭。
亳州譙城區教育局基教股的一位范副主任告訴記者,該校確實已經列入撤并計劃了。“這是一個教學點,有幼兒園和小學。”他表示,大康小學這些年一直在使用,但是生源人數卻不斷減少。“年級逐年減少,學生逐年減少。”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證實,該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人數已不足五十人。
淝河鎮中心校豐永光校長告訴記者,今年市里要求整合教育資源,尤其是教師資源,他們也得知學校被列入撤并計劃。“主要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很少,幼兒園還可以。”豐校長表示,如果撤并的話,學生會分流,附近還有兩所小學,都在一公里左右的距離里,不算特別遠。“學生可以就近安置,也可以根據家長的意愿,選擇轄區內任意一所學校。”范副主任告訴記者,當地教育部門也會確保每個學生都有妥善安置的辦法,要求“一人一策”。
撤并的教學點優先用于教育事業
記者了解到,教學點是否撤并當地教育部門考慮的主要學校的區位以及學校人數等情況,并逐個學校進行審核。“目前我們譙城區已經完成四五所學校的撤并工作。”范副主任說。
學校撤并后,這些設施健全的教學點會有什么用途?他介紹,撤并的教學點優先用于教育事業,如進行學前教育,設置幼兒園等。此外,還可以通過校舍改造,用于學生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現在勞動教育國家比較重視,光課堂教育效果不好,需要拓展基地建設。”他告訴記者,如果是用于勞動基地建設的情況,還要結合區域位置進行調研,并不是“一刀切”。此外,如果教育事業用不了的話,這些教學點就會按照程序移交給當地政府,由屬地政府去辦鄉鎮公益事業,改造成活動中心等。
雖然大康小學已經列入撤并計劃,但相關工作還在實施推進。“撤并每一個學校要經過一些環節,開座談會、論證、征求村里的意見,這個工作還在做。”范副主任表示,該校能否撤并還要看工作能做到哪一步。豐校長也告訴記者,他們建議該校改成學前教育,不過具體情況還要看教育部門的論證安排。
相關教學設施會用好管理好
記者注意到,2019年亳州市曾出臺《亳州市農村教學點智慧學校民生工程建設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推進全市義務教育小規模學校(教學點)智慧學校建設,進一步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強化優質教育資源對農村義務教育小規模學校(教學點)的輻射帶動作用。全市實施40個智慧課堂主講教室和93個教學點智慧課堂建設,大康小學也擁有良好的相應設施建設。
有村民告訴記者,一旦學校撤并,對于這些當初花大價錢建設的農村教學點內的智慧教學系統是否就浪費了,這也是他們擔心的地方。范副主任表示,撤并過程中首先就會考慮學校的資產,管理好用好,不會因為學校撤并,讓這些資產流失,“都是登記到冊的,下一步怎么用將會制定方案。”
張真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編輯:唐恒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