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來自安徽岳西中學的汪雪梅今年高考取得理科516分的成績,目前已經被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境學院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錄取(提前批次)。她的父親因腦溢血中風多年,母親身患冠心病、高血糖等疾病,一家人生活艱難。女兒即將邁入大學校園,對于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庭來說,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消息。汪雪梅哽咽著告訴記者,她一直努力學習的動力,就是想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父親突發疾病,家庭陷入困頓
汪雪梅家住安慶市岳西縣來榜鎮,在2007年左右的時候,她的父親突發腦溢血,經過開顱手術,生活不能自理。這次變故給這個小家庭原本蒸蒸日上的生活澆下了一盆涼水。汪雪梅告訴記者,早些年父親主要是幫人運貨,“那兩年爸爸特別努力地找活干,就是想賺錢為家里蓋一個新房子,改善一下我和媽媽的生活。”沒想到忙碌已久的父親,突然在一個下雨天遭遇這么大的變故。
父親突發疾病導致家里失去了頂梁柱, 汪雪梅爺爺奶奶很早離世了,家里只剩母親一人拼命撐起這個家。父親身體曾一度有了好轉的跡象,但是在她上初二的時候,病情復發身體又開始變得很差,直到現在未能恢復過來,需要家人的照料。
雖然家庭困頓,可是母親對汪雪梅和家庭的關愛卻始終如一。她告訴記者,母親的身體也不是很好,有冠心病、高血糖等多種疾病。為了照顧愛人和當時年紀比較小的汪雪梅,她只能在家附近找工作干。
“我上初中的時候,學校離家很近,母親就在學校食堂找了一份工作。”汪雪梅說,等自己到了高中,前兩年媽媽就在縣城里找了一份家政的工作,幫雇主照顧老人、孩子。到了高三的時候,為了讓女兒安心學習,她又選擇在學校附近租房子陪讀,“在高三一年里,母親平時就打打零工賺錢,照顧我的生活。”回想起自己高考那幾天,汪雪梅怕母親去考場自己會特別緊張,所以就沒讓媽媽去考場送她。當她考完回來后,就看見媽媽做了好多好吃的在等她。
刻苦學習,感受社會溫暖
汪雪艷的班主任崔燕冀老師告訴記者,小雪梅的家庭遭遇困境,她卻很懂事。學校周日不上課,班級平時都沒有什么人,有一次,崔老師去班上就發現汪雪梅獨自在那里做作業。“只有極少數孩子能做到,她屬于比較乖,在班里默默學習的那種小孩。”
其實在進入高三的時候,汪雪艷也曾因為學習壓力大而情緒波動。“我就發現高三和高一、高二時的學習狀態有很大不同,當時害怕爸媽擔心,又不敢和她們多說,有一次就控制不住哭了。”崔老師知道了這件事就很擔心,把她單獨叫到辦公室了解情況幫忙排解壓力。“老師們很好,一般有什么不懂的不會的,老師們總會及時和我溝通”。
“好多社會上的叔叔阿姨也給了我很多幫助。”談及高中獲得的幫助,汪雪梅心懷感激。汪雪梅說她收到過陌生叔叔阿姨的幫助,給她捐錢,或者買書郵寄到學校里。在與記者的交流中,汪雪梅也提到了一位曾經給她很大鼓勵的語文老師丁邦才,“丁老師說我的名字是“雪梅”,我要像‘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詩句一樣堅強的熬過苦難。”汪雪梅一直拿這句詩激勵自己努力學習,不懼現在的困境。
心懷感恩,期待嶄新生活
這些年,為了能夠給家庭減輕負擔,汪雪梅只要一有空就想方設法去賺生活費。初三暑假的時候,她曾在親戚的介紹下,去了離家很遠的福建的一家玩具廠做紙殼包裝相關的工作。早上7點左右的時候就上班,晚上8點左右下班。“當時干了1個月左右,賺了1500塊錢”。汪雪梅告訴記者這次辛苦的打工體驗,也堅定了自己好好學習的決心,“我記得媽媽講過,多讀點書的話,就不會像她那么辛苦了。”
汪雪梅哽咽地告訴記者,從爸爸生病之后,媽媽就沒過過好日子。“等我以后有出息了,會讓他們過上好日子。”汪雪梅的母親為了她和爸爸平時舍不得花舍不得用,拼命地想給她創造一個稍微好一點的生活環境, 談及今年的暑假安排,她計劃找一份兼職。“想做家教之類的工作,給家附近的小學生上上課、補補習。”
這次她報考并被安徽理工大學的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錄取,雖然這個專業女孩學會比較辛苦,但是她不怕。“家里一個學過這專業的叔叔建議我選這個,而且學校離家近,有需要可以回去照看。”母親對于汪雪梅的高考結果也是比較滿意的,她對女兒說,“能考這樣的一個結果算對得起自己那么久的努力了。” 對于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汪雪梅充滿憧憬,“進入大學是一個新的開始,也是第一次去淮南,希望自己越來越好。”
張真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