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據安徽省人民政府網消息,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中國聲谷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國聲谷明確近三年重點任務動,將大力實施核心技術協同攻關行動。
語音及語言創新持續領先
引導中國聲谷有關企業依托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國家級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研究機構,組建體系化、任務型創新聯合體,加強產用協作攻關,重點開展基于復雜場景的語音分離與識別技術、語義計算與自然語言生成等自然語言技術、多語種多模態翻譯技術攻關,繼續在自然語言理解評測、多步推理閱讀理解、中文語法錯誤診斷等國際大賽中爭取冠軍,始終保持語音及語言核心技術創新世界領先優勢。
機器聲紋創新取得突破
鼓勵中國聲谷企業聯合有關科研機構,利用人工智能識別機器聲紋,研究突破基于機器運行聲紋的分析檢測技術,評價設備健康度、預測設備剩余壽命、判定產品質量等,助力企業降低非計劃停機、減少備件庫存、降低設備安全事故風險、提升產品質檢一致性,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和安全性。在電網建設、危化品加工存儲、裝備制造、礦產開采、工業制造、電機制造、交通工具等領域加快研發建設機器聲紋庫,開發應用機器聲紋診斷分析工具,形成聲紋質檢標準,掌握機器聲紋原創數據語料、標注、算法、模型和平臺應用等核心技術。
人體體音創新取得進展
引導支持中國聲谷有關企業綜合運用聲學信號分析、深度學習、大數據處理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人體聲音信號的檢測診斷技術和模式創新。重點面向心肺聽診,研究將嬰兒胎心、肺炎、哮喘、老年支氣管炎、結構性心臟病等心肺疾病的聲學病理信號可視化技術與生理信號自動分析技術結合,改變心肺疾病前期診斷主要靠醫生人工聽的現狀,提高診斷能力。
工業軟件創新初具優勢
支持中國聲谷有關企業聯合中科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科研院所,省內大型工業企業、軍工生產企業、汽車制造企業等應用企業“產學研用”優勢力量協同突破,聚焦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AE(計算機輔助工程)、EDA(電子設計自動化)、ERP(企業資源計劃)等部署攻關任務。重點面向軌道交通、汽車、電子等行業,在汽車操作系統、汽車聲場和流場計算CAE軟件、聲紋仿真設計軟件、計算光刻EDA軟件、供應鏈信息共享ERP軟件、聲學傳感設備、聲像聯動設備及加載聲學傳感器新型巡檢機器人等軟硬一體化產品研發取得重大創新。
信息技術創新迭代升級
依托信創適配驗證中心,升級打造長三角區域重要的信創技術研發適配制造基地。積極開展芯片設計、流片與適配,推進操作系統、核心應用軟件創新生態建設,加強本地信創軟硬件品牌培育和推廣。加速零部件研發升級,吸引更多配套企業,提高安徽本地信創整機配套率。鼓勵量子芯片、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機操作系統等技術協同攻關,力爭率先推動量子計算技術研發突破。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