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7月15日上午,黃山市中心城區的屯溪老大橋修繕工地,河水已基本恢復正常水位,橋墩完整浮現。不過,因下游蓄水,河道目前水位依然不利于施工進行。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從施工單位得知,目前因河床水位偏高,已向有關部門申請降低新安江屯溪段水位,確保老大橋涉水河道區域的施工能安全進行。這兩天,會填筑圍堰,恢復河道涉水工程的施工場地。下一步施工重點是橋墩砌筑,然后是起拱,即橋墩到橋面(橋墩之間)的拱券施工,要搭設很多施工架。
5月中下旬以來,因汛期雨水頻繁,山洪不斷,新安江河水一直處在較高水位,屯溪老大橋涉水修繕工程一直處于暫停施工狀態,以至于短視頻平臺上有人稱老大橋是缺少資金停工了。其實,黃山市所有河道的涉水工程,汛期基本都會暫停施工,不然河道工地、機械等會有損失,且有人員安全隱患。另據了解,汛期暫停施工也在施工方的進度計劃內,不會影響大橋今年年底完工的整體安排。
屯溪老大橋又名鎮海橋,是橫跨該市中心城區新安江的明代古橋,古橋上游是橫江、下游是新安江,一側是率水,處在三江交匯的位置。屯溪老大橋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7月7日在特大山洪中水毀,隨后在國家文物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視支持下,啟動了古橋修繕工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攝影報道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