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00年前的《新青年》刊物,渡江船工的光榮證,周恩來總理簽署的國務院任命書……紙張雖已泛黃,卻記錄了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安徽人民奮斗的光輝歷程。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中共安徽省委黨史研究院共同主辦,安徽博物院承辦的“初心映江淮——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2021年7月1日下午在安徽博物院老館西一樓正式開展,一批珍貴實物與圖片值得一看。
據介紹,該展覽是中央宣傳部、國家文物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精品展。展覽以時間發展為線,以重大歷史事件為切入點,分為“締造新世界”“建設新家園”“奮進新時期”“闊步新時代”四個部分,全面展現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安徽人民奮力拼搏的歷史征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一百年前的《新青年》已經泛黃,封面也有些破損,其中一冊就發表了陳獨秀有關社會主義的文章《社會主義批評》。
在解放戰爭時期,安徽作為渡江戰役的主要戰場,不少船工參與了戰役。在展柜中,一張1949年4月的《渡江船工光榮證》寫滿歷史的痕跡,這是對當時參與協助解放軍渡江作戰的船工英勇行為的肯定。
新中國成立后,黨領導人民恢復和發展生產,人民群眾的生活有了保障。合肥市人民政府1959年頒發的結婚證十分喜慶,預示著百姓的生活發生巨大變化。
五十年代后期,安徽開始興建一批大型水利骨干工程。國務院任命安徽省水利廳副廳長的任命書,就是由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發的。
從土地革命時期創建皖西蘇區到抗戰時期新四軍馳騁江淮,從新中國第一爐銅水揭開工業新篇章到小崗村“大包干”拉開農村改革大幕,一百年來,安徽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每一個斷面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記者了解到,展覽共展出展品216件(套)、相關圖片260余張,設置有“人民支前”“十八個紅手印”“淠史杭灌區模型”“托卡馬克裝置模型”等復原場景及互動項目,豐富展覽內容,觀眾可以現場觀展體驗。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