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6月25日下午,安徽省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就2020年以來安徽省檢察機關打擊毒品犯罪的情況作了通報。據介紹,涉毒犯罪人員中,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超過70%。
發布會介紹,從2020年1月至今年5月,安徽省檢察機關受理審查逮捕毒品犯罪案件數和審查起訴毒品犯罪案件數雙雙大幅下降,說明安徽省禁毒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但從總體辦案情況看,安徽省毒品案件依然多發高發,單起案件查獲的毒品數量不斷攀升,禁毒形勢依然嚴峻。
犯罪人員呈現"四多"特征,一是青少年增多,毒品犯罪呈現低齡化趨勢;二是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超過70%;三是無業人員多,80%以上犯罪人員為農民或無業人員;四是受過刑事處罰的多,40%以上的犯罪人員為累犯或有過前科。
此外涉毒犯罪還呈現出:新型毒品不斷涌現、犯罪網絡化趨勢明顯、藏毒方式更加詭秘多變等新特點。
新型毒品不斷涌現。目前安徽省涉案毒品除海洛因、冰毒、嗎啡、K粉、麻古等常見種類外,"藍精靈"、"笑氣"、"神仙水"等新型毒品不斷涌現并呈上升趨勢。在KTV、酒吧等娛樂場所和年輕吸毒群體中,新型毒品使用率較高。
犯罪網絡化趨勢明顯。毒品犯罪尤其是大宗毒品交易從傳統的"線下"交易向"線上"交易發展。犯罪人員利用網絡,在境外組織貨源,通過互聯網進行付款通過快遞等手段交付毒品,最終完成毒品交易。有的借助互聯網相互勾連,形成規模較大的販毒團伙,犯罪團伙更加隱蔽,毒品擴散范圍更廣,危害更大。
藏毒方式更加詭秘多變。藏毒方式由單一的人體藏毒發展成為花樣繁多的藏毒方式,郵寄毒品、飲料混裝、藥材混裝、蔬菜水果混裝、棉被混裝等方式層出不窮。在緬甸等境外地區甚至形成了專門向我國走私毒品的"專業團隊",他們收取遠超毒品本身價格的費用,通過對毒品進行包裝,將毒品隱藏在玉石、木材或裝飾品等物品內,邊檢難以檢出,用快遞等方式將毒品走私至境內。交付毒品時,販毒者通常不現身毒品交易現場,而是通過第三人轉 交或者將毒品藏匿某處,收到毒資轉賬后,再將地點告知買毒者,由買毒者前往藏毒地點自取(訴稱"埋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許佳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