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共享單車因使用量較大,移動性較強,故而被不少不法分子當成了移動的廣告平臺,小額貸款、非法制證、房產中介、回收禮品等各類小廣告沾“爬上”車身。這類"寄生"在車身的小廣告不僅造成視覺污染,還可能充斥著各類違法信息,帶來財產損失。6月17日,記者從合肥濱湖城管部門獲悉,合肥濱湖新區日前發起共享單車"治癬"行動,僅過去一周時間,就已清理"牛皮癬"10000多處。
據濱湖城管辦介紹,6月上旬,該部門聯合美團、哈啰、青桔三家共享單車企業,對全濱湖區域內的共享單車"牛皮癬"開展集中清理。一周時間里,城管部門和共享單車企業清理的車身小廣告已多達13250起。“目前企業是清理主體,城管隊員協助和監督企業開展清理工作,我們聯合企業運維人員每天都對所有單車進行一輪排查和清理,拿出決心狠治理這些小廣告。”
濱湖城管辦綜合執法科副科長劉建介紹,根據《合肥市市容環境和衛生管理條例》第五十五條規定,在城市建筑物、構筑物、其他設施以及樹木上涂寫、刻畫或者亂懸掛、亂張貼的,城市管理部門應當責令其清除,并可以處以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多次亂張貼屢教不改的,將按上限處罰,有發現存在色情、欺詐信息的,我們還將向公安部門上報。”
管飛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