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6月3日上午,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發布2020年全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20年,全省細顆粒物(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均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其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 平均濃度61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具體來說,2020年,全省細顆粒物(PM2.5) 平均濃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2%,降幅居全國第7位、長三角第2位;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82.9%,同比上升11.1 個百分點,升幅居全國第3位、長三角第1位;可吸入顆粒物(PM10) 平均濃度 61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蕪湖、宣城、銅陵、池州和黃山5市環境空氣質量全面達標,達標城市數同比增加4個,其中,黃山市空氣質量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排名中保持第5位。
2020年,全省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2.9%,全省16個設區市重度污染天數累計為38天,同比下降45.7%。16個設區市優良天數比例范圍為70.2% (亳州) ~99.7% (黃山)。按照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評價,排名前3位(第1位~第3位)的城市依次是黃山、宣城和池州市,排名后3位(第16位~第14位)的城市依次是淮北、淮南和亳州市。
“十三五”期間, 安徽空氣質量明顯改善,空氣中6項污染物除臭氧濃度有所上升外,其他5項污染物濃度普遍下降。PM2.5濃度下降23.5%;PM10濃度下降16.4%,達到二級標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分別下降60.0% 、14.7%和26.7%,穩定保持在一級標準;臭氧濃度上升15.6%。優良天數比例上升4.7個百分點,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下降17.1%,總體變好。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