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位于合肥市老城區的南淝河(潛山路—環城西路)排水管網,雖然沿線箱涵進行旱季截污,但是截污管和雨水箱涵均高水位運行,一到雨天,存在溢流風險,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采訪獲悉,為徹底消除這種“黑龍”現象,合肥市排水管理辦公室2020年11月啟動南淝河(潛山路—環城西路)排水管網系統改造及杏花泵站污水外調工程,預計在2022年汛前可投入使用,屆時雨天直排南淝河的“黑龍”現象將被徹底根治。
新工程旨在改善南淝河水環境
一遇大雨,南淝河老城區范圍內經常會出現箱涵內沉積物直接排入南淝河,造成“黑龍”現象。為防止城市污水溢流進入南淝河,保護南淝河水環境,合肥市排水管理辦公室2020年開始實施南淝河(潛山路—環城西路)排水管網系統改造及杏花泵站污水外調工程。
該工程建于潛山路至亳州路段的南淝河右岸,為老城區雨污水截流改造治理項目。項目主要通過沿清溪路穿越環城西路、琥珀大道、長豐路、肥西路、西一環路等布設2.6公里DN600-DN1200壓力管道及新建劉郢泵站、琥珀泵站,實現劉郢泵站和杏花泵站之間互相調水。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5月26日從該項目現場了解到,目前正在進行壓力管道及劉郢、琥珀泵站樁基施工,計劃在2022年4月完工。待正式投用后能在很大程度上削減進入合肥市市區段南淝河上游的污染負荷,對南淝河水環境改善具有重要意義。
兩泵站污水可互通互調
合肥市排水管理辦公室該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南淝河(潛山路—環城西路)范圍內,杏花泵站收集的污水進入王小郢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劉郢泵站則進入望塘污水處理廠處理。
通過實施杏花污水泵站調水工程,實現王小郢污水系統與望塘污水系統局部互聯互通,保障污水排水系統安全運行,為劉郢泵站及杏花泵站創造維護檢修條件。
通過新建壓力管道,一方面將原先箱涵直排的部分匯聚到管道內,再運送到污水處理廠,避免了雨季溢流。另一方面,在泵站進行日常檢修、清淤或是出現故障時,可以分流到另一個泵站再行處理,起到互通互調的作用。
同步擴建劉郢泵站提升處理能力
另據了解,隨著城區的發展,部分泵站也存在跟不上發展需要的情況。
根據《合肥市污水專項規劃修編(2013-2020)》確定老城區污水量指標及杏花污水泵站服務范圍測算,杏花泵站服務范圍的產污量約為2.9萬m3/d,杏花污水泵站現狀規模為3.0萬m3/d,可以滿足要求。根據《合肥市污水專項規劃修編(2013-2020)》確定中心城區污水量指標及劉郢污水泵站服務范圍測算,劉郢泵站服務范圍的產污量約為2.9萬m3/d,目前該泵站規模為5.5萬m3/d,尚有3萬m3/d不足。因此,在此次工程中一并實施改造擴容,同步擴建劉郢泵站,使泵站規模滿足其服務范圍產污量提升需求。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伍靜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