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為了阻斷疫情,六安部分居民小區或居民單元樓被采取了封閉措施,許多居家隔離的居民因不能出門購物,生活物資需要成為擺在眼前的難題。5月18日上午,記者在現場探訪兩個被封閉的小區時發現,一道小窗口解決了民生大問題。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先來到被列為中風險區域的六安浙東商貿城紫竹林路出入口,金安區中市街道前進社區在該出入口設立了封閉管理點,從各單位抽調來的工作人員、社區干部和物業管理人員一起在此值班,維持疫情防控秩序。
記者現場看到,該出入口因完全封閉,小區居民無法出入,但封閉隔離欄中間卻有一道不大的窗口,窗口內外站著許多人,不停地有物品遞進去,且不停地有人來又有人走。記者為此向值班人員詢問后得知,這個窗口是專門為解決被隔離居民生活物資進入而設置的。“因為現在隔離的小區和居民樓很多,我們的志愿者力量有限,只能提供簡單的生活物資就近購買服務,復雜一點的生活物資購買,就需要居民通過網絡訂單或托親友購買后送來,再值班人員的監督下,再從這個窗口遞送進去。”一位值班工作人員說。
記者觀察發現,除了有少量居民托親友代購生活物資外,該隔離小區居民大都通過社會化服務來解決生活物資采購問題。比如在網上通過外賣平臺訂購物資然后配送的情況較多,記者半小時內就目睹了好幾個快遞小哥匆匆而來的身影,“我到上午10點鐘就跑了20個單子了,送的都是吃喝用品。他們被隔離在里面不能出來,生活挺不方便的,我們就多跑跑,也是為社會做貢獻。”一位姓林的快遞小哥對記者說。
記者在現場還看到,不僅僅是快遞小哥,居然還有附近商鋪的營銷人員“送貨到窗”的,這不,來自附近一家母嬰店的3名女業務員每人提著兩袋奶粉等物品匆匆來到小窗口前,一邊向值班人員解釋,一遍用手機聯系購買者,她們說,這些奶粉都是小區居民通過網上購買的,她們負責送到這里,等待交接。不一會兒,這些奶粉都經過小窗口順利送入小區。
記者準備離開時,迎面遇到一名中年女子領著一袋米、還有兩袋蔬菜朝小窗口走來,放下米和蔬菜后,該女子邊擦汗,邊向值班人員解釋:“我姐家在這里,打電話讓我幫她買點菜,等她馬上下樓,遞給她。”
記者隨后又來到同樣被封閉的梧桐嘉園等小區門口,看到與浙東商貿城十分相似的小窗口,隔離在該小區的居民基本上也是通過請親戚代購、請志愿者代購、網上訂購等方式,通過小窗口的傳遞,來解決生活物資的采購問題,而正是因為有了這樣方便的窗口和如此多樣的代購方式,才使得被隔離的眾多居民沒有了后顧之憂,才能夠安心地配合居家隔離防控舉措,為六安市戰勝此次疫情增添必勝信心和必贏希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竇祖軍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