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橋梁墩柱一改以往混凝土簡單冰冷的即視感,而是換成果綠色、米色這些溫暖清新的色彩……5月14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從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獲悉,快速推進中的合肥暢通二環西南環工程,現場除了保證工程又快又好的推進外,還進行了一系列新技術和新材料的嘗試。
“智慧”手段保障匝道順利拆除
此前,本報曾多次報道暢通二環(西南環)金寨路、合作化路節點對4條匝道的拆除,施工難度相當大,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14日采訪時獲悉,4條匝道拆除重建的背后與“智慧”工地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據悉,該工程在管理上綜合BIM模型、地理信息系統(GIS)和傳感技術等,構建多方協同、集成高效的“智慧工地”。在正式確定拆除方案前,施工現場通過BIM模型動畫推演4條匝道改造的全過程,可視化分析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風險和技術難題,提前謀劃解決措施、優化施工方案。
南二環主線橋連續上跨合作化路、金寨路高架及眾多匝道橋,位于互通橋的最高層,橋梁上部結構施工空間狹窄、跨度大,現場也是通過BIM技術模擬推演施工過程,優化施工方案,解決施工中的支架架設、交通導改等難題。
此外,南二環路既有綜合管線明暗交錯、錯綜復雜,為盡量減少對既有管線的破壞和提高管線保護的效果,現場通過BIM技術對地下箱涵、管線、蓋梁復雜結構等內部碰撞,管線與管線之間的碰撞和管線與墩柱之間的碰撞等進行快速查找,并生成碰撞報告,提前發現碰撞點,及時合理地調整方案,避免工期延誤或返工。
一批新材料亮相南二環
在建設過程中,不少新材料的應用也有效提升了暢通二環(西南環)工程的品質。
在橋梁墩柱施工中,支座采用高阻尼隔震橡膠支座,自身可以吸收壓力,具有很好的減震作用,提高橋梁結構的抗震性能,增強橋梁的安全性,延長橋梁使用周期。
同時,橋梁墩柱、蓋梁采用相配的果綠色和米色,改變了混凝土以往簡單冰冷感覺,給人以“溫暖、清新”的視覺感受,提升了高架橋的品質。
此外,現場還采用仿大理石大塊人行道板磚鋪裝,減少人行道拼縫,從而降低了因拼縫對道板磚板底脫空引起的擠泥情況。該石材具有吸水性,增加了行人的舒適性,周邊商業環境也得到了改善。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伍靜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