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5月10下午的一場暴風雨,讓有著“萬里長江第一塔”之稱的安慶迎江寺振風塔塔剎掉落。5月11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古建專家趕赴安慶,勘查受損情況。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振風塔最緊要的工作是對受損部分進行搶救性加固,接下來文保單位還將制定詳細的修繕方案。
受損:大風吹斷木制剎柱
“被吹掉的是振風塔的塔剎部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建室主任張輝在現場查勘了振風塔受損情況后,向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介紹。“塔剎是一個鑄鐵的構件,也就是大家看到的‘寶葫蘆’。‘寶葫蘆’是套在木制的剎柱上的,在這次強對流天氣中,剎柱沒有‘扛得住’。”
張輝介紹,除了塔剎被吹斷外,塔剎掉落時還砸到了一層回廊,專業術語稱之為“副階”,導致副階部分受損,“不過受損面積不大。”
記者了解到,2014年,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振風塔經歷了最新一次大修。“上一次維修主要針對塔的外部進行加固,以及一些構件的防銹處理,對塔剎部分并沒有更換。”張輝說,歷史上振風塔也經歷過幾次維修,此次斷掉的木制剎柱,究竟是何時安裝或更換的,目前已不好判斷。
修繕:盡快進行搶救性加固
經過古建筑專家現場勘查后,振風塔的修繕立即啟動。張輝介紹,雖然針對“國保”單位都有緊急預案,但剎柱不屬于常備構件,也無法預料到強對流天氣會把塔剎吹掉。“目前振風塔最緊要的是盡快進行搶救性加固。”
張輝說,首先是做好防雷工作,掉落的塔尖承擔著防雷接閃的重任,眼看就要進入雨季,要盡快對防雷措施進行補救。同時,剎柱斷掉后,頂部會有一個孔,要及時進行封閉,防止雨水進入。“我們也要求當地文保單位,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對塔的其他部分進行觀察,由于塔比較高,可以動用無人機對塔的外部再進行仔細檢查,如有受損及時加固。”
在細致檢查的基礎上,文保單位需要制定詳細的修繕方案,報國家文物局批準后,再對振風塔進行進一步維修。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編輯:唐恒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