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從現在起至6月6日,《合肥市科技創新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面向公眾征集意見。《條例(草案)》共9章46條,內容涵蓋創新平臺、成果轉化、產業創新、人才支撐等方面。據悉,合肥市將全力推進四大創新平臺建設,并打造科技創新人才高地,鼓勵、支持科技人員在職或者離崗創辦企業,支持創新人才帶知識產權、項目、團隊創業。
全力推進合肥市“四大創新平臺”建設
《條例(草案)》明確,合肥市人民政府應當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推動國家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前沿交叉研究平臺和產業創新轉化平臺等建設,建立健全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增強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支持濱湖科學城建設量子中心、科大硅谷、大科學裝置集中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和國際科學交流展示區。
同時,全力推進合肥市四大創新平臺建設。做好國家實驗室服務保障工作,規劃建設大科學裝置集中區,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化、協同化發展,支持前沿交叉研究平臺和產業創新轉化平臺組建運行,推動解決重大基礎前沿和關鍵核心技術問題;支持高等院校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世界一流學科及高峰學科,支持科研院所建設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加強重大科學問題研究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創新;對符合條件的依托國內外高校院所優勢創新資源合作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在建設運營、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加強企業創新平臺建設,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科技市場
在成果轉化方面,合肥市人民政府應當圍繞針對制約本市重點發展產業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與基礎軟件等領域的短板,組織實施科技重大專項,支持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攻關。涉及國家利益以及社會公共利益的重大科技專項,可以通過定向委托等方式,組織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和個人投資建設各類概念驗證中心,為實驗階段的科技成果提供技術概念驗證、商業化開發等服務;支持綜合性和專業性中試基地建設,為科技成果實現工業化、商品化、規模化提供投產前試驗或者試生產服務。
此外,合肥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支持依托安徽創新館建設安徽科技大市場,完善安徽科技大市場技術交易功能,形成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線上線下互動的科技市場。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企業和個人進入安徽科技大市場,發布成果和需求信息,促進科技成果就地交易。
鼓勵科技人員在職或離崗創辦企業
為強化人才支撐,《條例(草案)》提出完善人才引進制度,編制重點單位人才需求目錄,建立市場化的人才發現和引進機制,吸引各類科技創新人才向本市集聚。
同時,建立外籍人才專項引進機制,實施更為便捷的外籍人才簽證制度和外籍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加強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國際社區建設,對符合條件的外籍人才及其家屬依法永久居留提供便利服務,并依法給予國民待遇。
此外,鼓勵科技創新人才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間合理流動。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設置一定比例的流動崗位,吸引具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家、科研人員兼職。鼓勵、支持科技人員在職或者離崗創辦企業,支持創新人才帶知識產權、項目、團隊創業。鼓勵用人單位建立收入分配機制,體現創新貢獻的價值導向。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科研人員收入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緊密相關的薪酬激勵機制。
提醒:
現在起至2021年6月6日之前,您可以將意見或建議通過信函方式寄至:合肥市廬陽區六安路221號市司法局(立法處);或通過電子郵件將意見發送至:hfsfjlfc@163.com。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