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山溝里被發現救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淮南85歲姚鳳蘭老人獨自進山,在山溝里摔倒后起不來,風雨中度過3天3夜。4月23日下午,老人終于被人發現報警。當老人看到營救她的淮南民警時,臉上終于笑了。
報案:老人不知去向
姚鳳蘭老人家住淮南八公山區張樓村,平時和大兒子住在一起,小兒子家離她住的地方約有一千米遠,兩家中間隔著一條馬路。小兒子在外地打工,小兒媳和兩個孩子在家生活,老人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會過去看看,和孩子們嘮嘮嗑。
4月20日中午,姚鳳蘭吃完大兒媳給她做的一碗槐花、一碗雞蛋湯和一個饅頭后,下午1時許,又拄著拐杖到小兒子家去看看,可到了傍晚時間,大兒媳發現老人沒有回家,就出去找尋。有村民們看到老人去了小兒子家,還在院門口坐了一會兒,接下來去了哪兒就不知道了。
“老人腳上長有肉刺,按正常來說,走路不方便,還拄著拐杖,應該不會走太遠。”老人的兩個兒媳找了一圈也未找到老人,當天晚上就來到淮南市公安局八公山分局孔集派出所報案。
監控:失蹤有些離奇
“值班民警調取了老人經過的路段監控視頻,結果只看到老人往小兒子家方向去,卻沒有看到老人回來的身影。”孔集派出所所長谷寧告訴記者,老人走過的這段路上有大約80米長的監控盲區,兩頭的監控攝像頭都沒拍到老人從小兒子家方向回來。
民警隨后將老人失蹤的信息上報到淮南市公安局110平臺,希望能在人臉識別系統中找到老人的身影,可直到第二天也未見到老人的身影出現。
“老人難道在這段監控盲區中出了意外?”由于老人失蹤后,大家都在她小兒子家周圍進行了尋找,沒有發現一點蹤跡,民警懷疑可能是老人在監控盲區的馬路上發生了交通事故后,司機怕被追責,將老人抬上車拉走了。
4月21日,民警來到老人失蹤的地段挨個排查路口,查了個別居民家門口的監控視頻和可能發生交通事故時段過往車輛上的行車記錄儀,仍然沒有發現老人的蹤跡,姚鳳蘭老人就這么離奇失蹤了。
意外:山溝里發現老人
姚鳳蘭老人的失蹤讓民警十分不解,老人失蹤的時候,天正下著雨,民警們又懷疑可能是老人在走路的時候,滑進了溝里。然而,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仍然沒有找到老人。老人失蹤的消息很快在張樓村傳開,尋人啟事也在一些路口上進行了張貼。
姚鳳蘭的大兒子張學懷告訴記者,小弟家東邊西邊各有一座山,而到小弟家,要經過東邊的山,大家分析老人在東山上失蹤的可能性比較大。4月23日,他們組織了10多人到東山上尋找了近一天時間,也沒有找到老人。
4月23日下午,張學懷還在東山上尋找的時候,就接到電話,說已在西山上發現了老人,他急忙趕了過去。
原來,姚鳳蘭小兒子家后面的西山叫架子山,平時有村民在山坡上開荒種了些菜。4月23日,淮南天氣轉晴,村民上山打理地里的菜,無意間發現半山坡上的山溝里躺著一個人,也不知死活,急忙向警方報警。孔集派出所民警迅速出警趕到,發現山溝里躺的人居然是失蹤了3天3夜的姚鳳蘭老人。當老人看到民警的時候,臉上也露出了笑容。民警和救援人員用擔架抬起老人的時候,老人問“去哪兒”,民警說“我們回家”,老人臉上露出了笑容。
姚鳳蘭老人被抬上擔架。
對話:多虧下雨熬過3天3夜
4月25日,張學懷告訴記者,老人在失蹤的這幾天里,在山上沒有吃喝的東西,多虧連續幾天下雨,讓老人熬過了3天3夜。
記者:老人現在身體狀況怎么樣?
張學懷:送到醫院檢查,身上沒有摔傷的痕跡,除了貧血外,身體無大礙,今天(4月25日)給她辦理出院手續。
記者:聽說老人家飯量很好。
張學懷:她每天早上5點多就起來吃早飯,一天大約能吃4、5頓飯,家門口有個包子店,也固定每天上午都會去吃。失蹤這幾天里,因為有雨水,讓她挺了過來,如果是夏天連續日曬3天沒水,就可能麻煩了。
記者:現在知道老人是怎么去山上的嗎?
張學懷:她平時大腦意識就偶爾會模糊,現在她自己也說不清楚怎么會去了山上,而且還是翻到山的另一邊去了。因為公安那邊查看監控沒有看到她回來的視頻,推測可能是從小弟家后院門出去,直接翻到了山那邊,然后在半山坡找一個山溝解手時,蹲下起不來摔倒。那幾天,因為下雨,山上也沒有人,她就是呼救也沒有人能聽到。
記者:老人家這幾天在山上受罪了。
張學懷:她失蹤那天身上穿的衣服多,上身羽絨服外面還套了一件厚外套,發現她的時候,外套是脫掉的,可能是因為下雨淋濕了,自己脫掉放邊上曬的。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編輯:唐恒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