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2017年共享單車進入合肥市場,曾一度猛增至85萬輛,共享單車的無序增長和亂停放現象給政府部門管理帶來很大難題,“單車墳場”、“秩序混亂”引發巨大爭議。2020年,合肥市交通主管部門對共享單車進行減量,并醞釀招投標方案。2021年4月20日,由合肥市交通局會同市城管局、市公安局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通過招投標方式開展共享單車管理,這一舉措在安徽省屬于首創。
為何采取招投標方式管理共享單車,單車總量和企業是如何認定的,管理將帶來哪些效果和好處?4月20日,記者就此獨家采訪了合肥市城管局考核中心。
為何采取招投標方式管理?
2020年3月,合肥市開展共享單車“瘦身行動”,全市共享單車總量從50余萬輛減少到31萬輛。據合肥市城管局考核中心李大勇介紹,去年9月份,合肥市交通局牽頭會同市城管局、市公安局醞釀招投標方案管理共享單車。
“之所以要搞招投標,是因為當時有很多的共享單車企業都想入駐合肥市場,大量投放車輛。如果不進行規范和管理的話,就會再度出現‘單車圍城’的亂象。”李大勇說,通過招投標方式管理,首先明確了投放的企業品牌,可以將全國領先地位的優秀企業招進來,能夠保證行業發展的需要,招投標方式管理也將促進企業之間的良性有序競爭,做到有規矩可依,最終讓合肥市民受益。
李大勇說,今年以來,共享單車和人搶道現象明顯減少,企業無序投放行為得到抑制。此外,共享單車的市場環境得到改善,行業競爭從拼投放數量轉向拼服務和管理。
為何確定單車總量30萬輛?
按照招標公告,未來3年內,合肥將有3家共享單車運營商進入,配額共計30萬,3家運營企業分別是11.5萬輛、10萬輛和8.5萬輛,經營范圍包括合肥市區和三縣一市。
為何單車總量控制在30萬輛?“合理的規模既要考慮用戶需求,也要考慮道路交通設施條件等多個方面。”合肥市城管局考核中心李大勇表示,30萬主要依據是參考了安徽周邊的省會城市人口數和單車投放量的比例而進行的確認。
“我們參考了杭州、南京、上海等部分城市單車數量與人口的大概比例,得到30萬的數量設定。去年合肥共享單車從50萬輛減至31萬輛,根據騎行車輛的周轉比例、騎行效率來看,31萬輛左右單車已經能夠滿足合肥居民出行的需要。”李大勇說。
中標的三家企業配額是怎么確定的?李大勇表示,在去年年末的時候,幾家行業主管部門確定了招投標的方案,并于今年2月份進行了公開招投標,3月份招標結果出來后經過了一段時間公示等,并于目前正式公布招標結果,由滴滴出行、美團單車和哈啰出行獲得投放資格。“三家企業的配額規模劃分是結合我們對共享單車企業的日常管理考核等因素綜合評估后進行劃分的。保證一定的數量差,做到有獎有懲,刺激和鼓勵企業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
中標企業考核不合格將退出市場
去年6月,合肥市出臺共享單車服務質量考核辦法,對共享單車企業進行考核,并根據考核分數來確定企業單車投放數量。考核內容包括行業管理報備、行業管理落實、城市管理部門監管、運營管理、應急管理、社會評價、車輛管理等 7 大項,基準分值為 1000 分。
“根據規定,行業主管部門三年進行一次招標,中標企業合同一年一簽,達到了單車日常考核的管理標準就可以續簽合同,投放數量會根據考核的名次來進行微調,激勵企業有序競爭。”李大勇說,根據合同約定,如果期間有企業考核不達標,就會減少投放數量,限制其投放區域,直至退出市場。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其他品牌的單車不能進入合肥市場?對此,李大勇表示,從現在的招標結果看,實際上就意味著其他單車品牌不能進入合肥市投放車輛了,“如果要入駐合肥市場必須通過下一輪的招投標。”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