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前幾天,淮南刮了一場大風,把淮南綠茵里小區6號樓的外墻墻坯吹落2塊,砸中樓前停放的6輛轎車,好在當時是夜晚沒有人在樓下,未造成人員傷亡。4月20日,記者在該小區采訪時看到,還有樓房外墻坯已裂開口子,隨時都有脫落掉下來,有很大的安全隱患。目前,當地檢察機關已從公益訴訟角度介入開展工作。
6號樓前停的轎車擋風玻璃被砸毀。
事件:6輛轎車被砸毀
“我早上出門準備開車出去,看到樓下一輛轎車的擋風玻璃被砸碎了,還有一輛轎車的后玻璃被砸碎,周圍散落著許多水泥墻坯碎塊,不少居民在路邊議論著頭天夜里大風吹落墻砸車的事。”4月20日,6號樓一位業主告訴記者,事情發生在4月17日凌晨,當天早上,他來到自己的轎車旁邊時,發現車旁邊也有墻坯碎塊,急忙上前查看,結果看到轎車左后側尾燈被砸毀,后來經過大家仔細查看,共有6輛轎車被砸毀。
被砸毀的轎車擋風玻璃上還留有墻坯。
“好在墻坯掉下來在凌晨,樓下沒有人,如果發生在白天,可能就會有人受傷了。”記者順著業主陳女士手指的方向,看到6號樓西墻10幾層的位置,分別脫落了2塊墻坯,和門板大小差不多。記者注意到,脫落的墻坯已被大風往南吹到5號樓與6號樓中間的旱橋處,如果當時有居民在旱橋處,肯定會被砸傷。
停在6號樓前的轎車被砸毀。
隱患:仍有墻坯在脫落
記者在4號樓西側的綠化帶里,看到有一塊約1平方米大小的墻坯。“這塊墻坯也就這兩天才掉下來,這要是砸到人非死即傷。”居民曹先生告訴記者,就在剛剛,11號樓又掉下來一塊墻坯。
4號樓西側掉下來一塊約1平方米大小的墻坯。
記者隨后綠茵里小區轉了一圈,發現這里幾乎每棟樓的外墻上都有“補丁”。在6號樓的的東南側,有一塊警示牌,上面寫著“墻體脫落,此處禁止停車”,并用紅繩拉起了警戒線,南面的外墻上還張貼著“墻體脫落,禁止靠近”的提醒。“前兩個月,小區物業人員在我這窗戶下面干完活,人剛離開,就從半空中掉下來一塊墻坯,當時把大家都嚇壞了。”住在一樓的大娘告訴記者,小區的外墻墻坯經常脫落,還砸毀了一些居民擺放在外面的花盆。
記者從一些居民樓的外墻安裝的告示牌上看到,小區的工程名稱是“大通生態修復利用園區(生態新城)綠茵里”,建設單位是“淮礦地產有限責任公司”,竣工日期分別在2014年和2015年。不少居民反映,大約在2017年前后,就發現有墻體脫落,這些年來一直在修補,小區很多樓外墻上都有修補痕跡。
6號樓東側被物業人員拉上紅繩警示,提醒“墻體脫落,此處禁止停車”。
損失:物業承擔補償費
“針對業主的車輛的損失,我們現在準備從燃油費上給業主補一些。”綠茵里物業辦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買有保險,幾輛轎車被砸毀后,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時,保險公司稱這是“自然災害”,保險公司對自然災害不賠償的。
綠茵里物業辦負責人告訴記者,樓房在質保期內的時候,開發商一直在修補,現在質保期到期了,現在墻體維修只能向房管部門申請使用維修資金,目前已走了“應急通道”,房管部門人員將來鑒定,看需要多少錢。
2塊約門板大小的墻坯從6號樓西墻脫落掉下來。
進展:檢察機關已介入
對于此事墻體脫落砸車事件,安徽徽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孔維釗律師認為,墻體墜落砸毀6輛車輛不屬于“自然災害”,有關職能部門應當介入調查,明確責任,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再度出現墻體材料脫落事件。動用房屋維修資金與本次墜落事故無關,一是該墜落物屬于墻體設施的一部分,房地產開發商交付房屋后一直在修補說明建設質量有問題,應該承擔對墻體設施的保修責任,因此墻體設施墜落發生的財產損害責任應當有開發商承擔。如果物業公司在管理方面疏于管理,比如發現墻體設施有脫落的潛在風險,而沒有及時采取措施,對業主車輛的損失也應承擔責任。根據《民法典》的規定,高空墜物發生的侵權責任,采取舉證責任倒置原則,業主只要舉出車輛受到損害與墻體墜落有關的證據事實即可,開發公司與物業公司要承擔證明自己無過錯的責任,才能免除責任。
一位老人坐在窗前,窗外被物業人員拉上紅繩警示,墻上張貼著“外墻脫落,禁止靠近”提醒。
被砸毀的轎車邊還有未清理干凈的脫落的墻坯。
一棟樓的外墻墻坯已脫落大塊,周圍的墻坯也已裂開隨時都可能繼續脫落。
4月20日,淮南市田家庵區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檢察官朱倩倩告訴記者,檢察機關得知綠茵里小區墻體脫落砸車事件后,立即從公益訴訟角度介入,于4月19日前往該小區進行了調查核實,目前正準備向有監管權的行政機關發送檢察建議,建議其督促物業部門向業主做好安全防范提醒,確保業主生命財產安全,并立即督促相關責任主體對脫落、開裂、空鼓的墻體開展修復工作。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攝影報道
編輯:唐恒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