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三山鼎力三水環繞,淮南景色數不勝數。3月24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來到春游江淮請您來?風情淮河線的淝水之戰舊址八公山下,看山間草木,賞片片花海;在焦崗湖面乘船看水光連天,蘆葦蕩漾。
3月24日一早,記者一行人來到淮上明珠八公山景區。八公山名源于漢淮南王劉安和“八公”得道成仙的故事。八公山面積達120余平方公里,為大別山系余脈,大小四十余座山峰,淮河流經群山之北,曲折環繞而東下。進入景區,記者首先來到的是二十四節氣廣場,據介紹淮南王劉安在其主持撰寫的《淮南子》一書中第一次系統完整地將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二十四節氣記錄下來。在廣場中央,有一座現代指南針原型——司南的雕像,而圍繞雕像的則是二十四節氣石碑,在初升太陽的斜映下顯得蔚為壯觀。走過淮南子文化長廊,在長廊一側的墻上,刻畫著一幅幅生動的壁畫,而這些壁畫上的內容均節選自《淮南子》中記載的故事。
繼續沿步道前行,便來到八公山腹地,這里位于八公山谷間低洼地帶,谷間小溪蜿蜒曲折,兩邊花草叢生。就在當天,記者看到鳳臺精忠中學的學生們也在此春游踏青。一位正在石凳上休息的學生告訴記者,春天的八公山山花爛漫,景色迷人,讓人流連忘返。
除了怡人的自然景觀,八公山還擁有豐富的歷史底蘊,1600多年前發生在此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淝水之戰至今還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更是留下了諸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成語典故。
從八公山景區驅車約四十分鐘,記者一行人又來到了八公山鄉的萬畝梨園。如今正是梨花盛開時節,梨園內當真是“千樹萬樹梨花開”。順著梨園內的曲徑小道不斷深入,兩邊梨樹夾雜著桃樹、油菜花,色彩繽紛、交相輝映。
中午記者一行來到了位于淮南市西南毛集實驗區境內的焦崗湖影視城,這里東枕千里淮河和神秀八公山及壽縣古城,南倚40平方公里的國家濕地公園焦崗湖,北臨西淝河,西望八里河,位于鳳臺、壽縣、潁上三縣小三角和淮南、六安、阜陽三市大三角的中心位置。記者走進影視基地霎時間仿佛穿越到了上個世紀。大河奔流與小河淙淙,濕地蘆葦與荷塘蓮蓮、京都老街與江邊小鎮、高墻大院與碧玉小家、戰壕碉堡與靜謐醫院、鐵路機車與沙場犬馬、七孔古橋與漢闕古鼎、現代雕塑與西風古鎮、傳統淮上農家與當代知青宿舍相映成趣,現代與古代、東方與西方交織在一起,移步易景,目不暇接。
乘船在煙波浩渺的焦崗湖上看碧水漣漪、蘆葦搖曳。據介紹,焦崗湖東接風景秀麗的八公山國家森林公園,南與古城壽縣隔淮河相望,西、北兩面與潁上縣、鳳臺縣毗鄰。湖區內植物種類豐富多樣,有各類水生維管束植物19種,浮游植物共45種,野生動物104種。其中還有許多珍稀鳥類在此棲息,如灰鶴、白枕鶴等。在夕陽余暉的映照下,記者結束了兩天充實且緊湊的淮南之行。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見習記者 孫召軍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