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昨天,合肥一中高中生丁雯琪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錄取的消息引爆網絡。據悉,今年麻省理工學院僅在中國大陸地區錄取8名學生,她也是安徽首位被錄取的學生。斬獲多門學科滿分,國際性競賽白金獎,除了學習優秀,她還獲得古典舞十級、鋼琴十級、擅長芭蕾舞與書法篆刻、熱愛旅游和運動……這樣一位讓家長羨慕的“全能學霸”是如何煉成的?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對她進行了專訪。
談學習: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在合肥一中的辦公室內,記者見到了丁雯琪。聊起自己的學習經歷時,她娓娓道來,清秀的臉上總是掛著自信的微笑。
丁雯琪告訴記者,她從小在父母的督促下養成了許多良好的習慣,比如中午要定時午休,放學回家要第一時間寫完作業,學習興趣愛好要堅持到底,這讓她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受益匪淺。丁雯琪對記者說,小時候不想睡午覺想出去玩,但媽媽就要求自己必須睡,后來養成習慣,才發現午休非常重要,“可以讓我下午和晚上保持一個好的學習狀態”。
“我初中畢業前沒有自己的手機,現在也不追劇打游戲。”被問到不怎么玩手機,會不會感覺有點和同學缺少話題時,丁雯琪笑著說,“不存在這樣的問題,我有一群聊得來的同學,我們可以一起搞競賽、做項目、打羽毛球,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從來不會缺少話題。”
從小學到高中,丁雯琪成績都一路領先,高中階段基本囊括年級第一的位置。高一到高三,她主動參加幾乎所有學校參與的全國性甚至全球性的數學、計算機、化學、物理和生物等方面的競賽,并相繼取得理想獎項。
談愛好:興趣不是負擔是放松
丁雯琪的獲獎證書
除了勤奮學習,丁雯琪的興趣愛好也非常廣泛。她學習了七年的芭蕾舞,擁有鋼琴十級證書,中國古典舞業余最高等級十級。她還練習了很長時間的書法,頗有造詣,并利用閑暇時間在少年宮教授小學生書法。
“其實我跟很多小孩一樣,一開始學這些興趣的時候也很抵觸。比如幼兒園就開始學鋼琴,一坐要一小時,我就特別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出去玩。”丁雯琪對記者說,但后來自己就漸漸愛上了鋼琴和舞蹈,甚至成了學習之外放松的方式。“實際上,我會覺得學這些興趣并不是負擔,也不占用學習的時間,還是我自己放松的方式。”
對于興趣的這種堅持,她認為除了自驅力外,“還因為我身邊的人很優秀,他們給我的外在動力也促使我不斷進步。”丁雯琪初中在四十五中就讀時,班上有同學參加了信息社團,她就跟著去聽了聽,結果發現老師講課以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引入,很有意思,她開始對信息類和計算機產生了興趣,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高中時,丁雯琪延續了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熱愛,她又參加了合肥一中的極客社,在這里,她更是把自己的興趣愛好發揮到極致,在成為社團領導者之后,她為社團增加了編程部,教同學們搭建web框架,嘗試構建線上互動式教學平臺,把想法落地實現應用。
“興趣絕對是最好的老師”。正是在這種濃厚興趣的驅使下,丁雯琪獲得了丘成桐中學科學獎(計算機類)、美國計算機奧林匹克競賽白金獎、英國奧林匹克競賽銀獎等一系列獎項。
談秘訣:自學、自律能力非常重要
丁雯琪(右二)和高中老師們在一起
自學、自律在丁雯琪的學習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她告訴記者,小學五年級開始參加數學競賽,“其實并沒有將它當成比賽去看待,而是當作對數學思維的開發,在競賽過程中發現自己能達到一個自學的狀態。”
丁雯琪告訴記者,她從小就喜歡閱讀,小學一二年級沉迷看書,廢寢忘食,有時候父母催促好幾遍都不肯放下書去吃飯。“我特別喜歡《城南舊事》,看了好幾遍,林海音的文風很讓我感動。”她告訴記者,初中時,出于對哈利波特的喜愛,她又抱著英漢詞典,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查,啃完了厚厚的英文原著。
強大的自學能力在高中時也給她帶來不少幫助。丁雯琪就讀的合肥一中美國高中班,采用的是國際化的教學體系,學習內容涵蓋的廣度非常大,外教布置的閱讀、寫論文等任務都需要她課后自己去閱讀專業書籍、查閱相關資料才能完成。在班主任兼化學老師倪成陽眼里,她是一個自律、善學卻很好相處的一位同學。“她對自己的學習和升學目標規劃都非常清晰,善于溝通,尤其喜歡和老師探討問題。”
記者了解到,在拿到麻省理工的錄取通知書之后,丁雯琪已經在著手學習相關課程。“這段時間,我正在準備美國大學的一些自學課程,提前上一些網課去了解他們的課程結構。”
同時,丁雯琪在生活中也非常自律。她告訴記者,自己一直保持著規律的作息,早上六點起床晨讀,中午休息半小時到一小時,小學初中晚上十點基本就睡覺。她雖然不一定會做詳細的時間安排表,但一定會對每天要做的事情有個大概的規劃。此外,她也非常熱愛運動,“我比較喜歡打羽毛球,經常和同學一起打比賽”。
談教育方式:以理服人 以身作則
雖然從小到大一直是“別人家的孩子”,但丁雯琪也經歷過叛逆期。“特別是在高中的時候,我和家里人的意見分歧比較大,因為父母從小是以傳統的中國式教育去培養我,但高中的國際部教育必須讓我去接受新的教育思路和理念,這一定就會產生分歧。”父母處理的方式就是“以理服人”,他們會尊重并理解我的想法。
“比方說,在去年申請國外大學的時候,父母覺得不應該去申請太冒險的學校,但我覺得有機會就要去試一試。”后來,她向學校升學老師咨詢,對學習情況和規劃進行評估, 最終父母被說服。“大部分情況下,父母還是比較民主的,會尊重我的選擇。”
在談到父母是否應該全職陪讀時,丁雯琪明確地表示了反對。她對記者說,她認為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以身作則”。“如果父母有自己的工作,那就應該全心全意地去把本職工作做好,這其實也是給孩子做出了表率,孩子也會努力地去把學習搞好。”丁雯琪告訴記者,“我父母都是學工科的,對我從小的教育也比較傳統,但是給我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以身作則,會帶來很好的示范效應。”
每年,她還會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除了寒暑假的國內游,從小到大她還去過英國、澳大利亞、尼泊爾、越南、日本等國。
談未來: 會更努力,學成一定回國
實際上,除了拿到麻省理工的錄取通知書之外,丁雯琪還陸續收到來自美國和英國的另外7所名校拋來的“橄欖枝”。
“國外的大學申請一般要提前準備很多的材料和實踐內容,我是在去年暑假就開始準備的,比如說,美本申請很重要的就是‘文書’,需要提前去構思整體的思路,所以申請準備的還是比較早的。”她介紹,從高中開始,自己就參加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
準備好這些材料后,從去年10月份開始,丁雯琪就開始對照國外各個名校的要求提交申請。盡管由于疫情的原因,申請有一定難度,但即便如此,她也陸續收到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大學以及美國另外數所名校的錄取通知書。
在拿到麻省理工的錄取通知書之后,丁雯琪也給自己做了一些規劃。她告訴記者,目前還沒有明確大學是不是會將所有的時間都花在電子工程和計算機專業上,如果有新的興趣點,她可能會考慮去輔修設計等其他專業。
“但我目前計劃的是,以后還是要回國發展的,但這個時間不好確定,比如我是不是要讀博、實習等。”丁雯琪告訴記者,她也注意到了網上有些人對她的質疑,“學成之后我是一定會回國的,將來報效祖國。”
倪致遠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攝影報道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