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近年來,電商消費進一步下沉,“最初一公里”物流日益普及,農村數字化進程加快。“數字鄉村建設加速推進,城鄉一體化加快發展,但是農村基層組織能力松散、干部負擔繁重、公共服務數字化相對滯后。”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王萌萌建議,加快數字鄉村建設,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扎根基層工作的王萌萌對鄉村振興格外關注,她在接受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需要培養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干部隊伍,同時還要提高農民隊伍參與其中的積極性。在今年兩會上,她還帶來了關于在鄉村振興中建立農戶內在激勵機制的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王萌萌
幫助特定群體加快融入數字社會 彌合數字鴻溝
“目前全國約有70萬個行政村,全國在農村最基層一線的村干部至少有300萬名。黨員干部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基層堡壘、主力軍和排頭兵。數字化黨建平臺是凝聚基層黨員干部、聯系群眾的重要平臺和抓手,但是,數字黨建平臺目前主要在國家、省、市級,缺少鎮、村級的黨建平臺,存在信息傳達不高效、應急管理不及時、群眾訴求難觸達等問題,嚴重制約基層疫情防控、防災減災、應急救援等聯動能力。”王萌萌建議,推動基層組織在線化,實現組織業務線上線下一體化聯動,借鑒依托政務云等新型互聯網組織體系,以治理能力提升為核心,加強數字黨建平臺建設,構建“市(縣)-鎮-村”三級治理體系,以疫情防控、防災救災、安全環保、應急救援等為重點,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聯動的應急管理能力。
“人員不集中、數據不共享、業務難協同一直是基層工作的一大難題。”王萌萌說,農村地廣人稀,外出流動人口多,群眾訴求多樣,矛盾多發突發,基層信息的采集也存在量大、時間緊、多條管理、數據重復填報等問題,基層干部普遍面臨身上會多、手里表多、腳上泥多等負擔。隨著國家對土地確權、住宅基地,人口計生、集體資產等加強信息化管理,也對基層干部的信息化素養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她建議打造城鄉一體化的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一網統管”。 聚焦基層減負和基礎公共服務能力提升,推進數字鄉村綜合改革“試驗田”試點,加強農村人口、土地、農產品、集體資產等基礎數據的共享,搭建統一數據庫和平臺,實現條塊部門的聯動。對接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打造城鄉一體化的政務和民生服務,全面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民生治理“一網統管”、公共服務“一證通行”,讓農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目前,全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大部分農村面臨人口空心化、老年化、分散化等問題,傳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覆蓋成本高。“國家大力推動基礎和民生公共服務均等化便利化信息化,但是現在’一網通辦’’掌上辦事’等主要服務范圍還是在城市,農村信息化基礎薄弱,農民大部分事務依然要到鎮上、縣上辦理,中老年人還面臨信息化融入困難等問題。”王萌萌認為,要統籌推動數字鄉村發展,加強整體規劃設計,加快研究出臺推動縣域和農村數字化進程的財稅、用地、監管等綜合性改革措施,研究相關措施補貼降低信息化普及成本,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支持企業針對老年人、殘疾人、農民等研究開發特定數字化智能終端、平臺和應用,幫助特定群體加快融入數字社會,彌合數字鴻溝。
建議在鄉村振興中建立農戶內在激勵機制
“鄉村要振興,關鍵在得人,關鍵依靠人。”長期在基層工作,王萌萌認為,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需要培養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干部隊伍,同時還要提高農民隊伍參與其中的積極性。政府出的政策需要大家響應,政府給的項目需要大家發展,鄉村的發展需要大家的參與。“試想,政府發展鄉村的措施得不到響應,沒有參與者,又何談鄉村振興,村民富裕?”王萌萌說,提高最廣大農民群眾積極性和參與性是最有效、最有活力的要素。
王萌萌認為,良好的政治生態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因此要加強“兩委”班子政治理論學習和黨風廉政教育,讓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政治方向上保持清醒,“四個意識”牢固,引領形成在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上不扭曲、不走樣的政治生態,確保鄉村振興所需的政治執行力。同時,要注重鄉村文化建設。鄉村文化作為我國社會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鄉土之美、人文之美。文化的發展在群眾中,產生了巨大的向心力、推動力和凝聚力,文化成為發展經濟、凝聚民心的重要力量。
在鄉村產業的發展方面,王萌萌認為,要以推進工商資本和人才進入發展鄉村產業,加大扶持當地龍頭企業,引領鼓勵做好農業示范引領樣板,帶動農民積極性;通過集體經濟、合作經濟、個私經濟等模式讓農戶增加收入,發揮能人帶動作用,讓能人帶動出更多的能人。
此外,還要建立和完善鄉村治理機制。在政策制定中明確農戶參與的標準、內容考核辦法等,同時制定引導農戶參與的獎勵辦法每兩周評選一次,比如最美庭院戶。給與獎勵和高調掛牌,增加影響,還應該建立定期復評和摘牌機制,類似文明城市評選,如果村級以上能建立這種嚴格的長效的評比制度,群眾集體感和榮譽感增加,自己受益多了,村子更好了,風氣更好了,參與村級事務的積極性自然就高了。推動線上參與村級管理平臺,讓更多的在外優秀人士參與,推動激勵農戶機制,增加村民積分制,參與村級管理、公益等獲得積分,反之違法違紀進行扣分。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