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月21日,記者從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安徽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技術導則(2021修訂版)(以下簡稱導則)發布。導則指出老舊小區公共設施整治包括公共空間、停車、充電設施及場所、管理用房、健身器材、信報箱、智能快件箱等,停車方面鼓勵有條件的小區向社會分時共享機動車泊位。
信報箱改造并增設智能快件箱
據介紹,新版導則劃定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對象為城鎮建成年代較早、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含單棟住宅)。重點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統籌改造2005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老舊小區改造包括小區基礎設施、房屋整修、公共設施、安防消防、建筑節能、“適老化”和有條件的小區加裝電梯等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導則規定老舊小區公共設施整治包括公共空間、綠化、停車、充電設施及場所、管理用房、健身器材、信報箱、智能快件箱、公共宣傳欄、無障礙設施、大門圍墻、標識標牌等設施的整治。
此外,老舊小區改造時應根據小區不同年齡層次人群的需求,合理配置健身設施。健身設施的設立應保證安全,每項健身器械或場地內均應設置相應的保護措施。同時,維修、更新升級小區內破舊的信報箱,增設智能快件箱。信報箱、智能快件箱規格和設置應規范并方便居民使用。
鼓勵向社會分時共享“停車”
在停車方面,導則規定宜采用多種形式的停車方式以滿足居民非機動車和機動車的停車需求。要因地制宜設置非機動車車棚,新建車棚不得影響周邊居民住宅通風采光,宜采用輕型材質建造,色彩與周邊環境協調,并配置充電插座、充氣筒。
此外,結合小區道路交通條件,設置機動車泊車位和生態停車位,整頓修復原有車庫、車位停車功能。并鼓勵有條件的小區向社會分時共享機動車泊位,不能滿足停車需求的小區,有條件的可在周邊非交通性道路或支路設置夜間臨時停車位。
老舊小區要“適老化”改造
此外,導則規定,老舊小區改造時要進行“適老化”改造,宜建設老年人適宜的交往空間,宜增加居民家庭適老助老呼救系統。宜通過置換、改建等方式,配套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適合老年人活動的室外場地宜種植較大闊葉喬木和硬鋪裝,為老人的活動創造充足的具有遮蔭條件的場所。
小區主要公共活動區域,應完善無障礙設施,增加無障礙坡道,休息座椅留有輪椅停留空間,方便特殊人群使用。
何文朔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星級記者 徐琪琪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