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春山出孤月,寒潭凈于練。”明代學者王守仁筆下的詩句,說的正是位于桐城市雙港鎮練潭村。而在練潭村的核心,橫亙一條具有300年歷史的“練潭老街”,由西向東長達1390米,這里曾經商賈如云、鋪面林立。
2月14日,晴朗的冬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來到這里,走老街穿古巷,感受這條老街承載的歷史滄桑。老街古建筑以磚、木、石為原料,以木構架為主,木梁承重,磚、石、土砌護墻,簡單而不加過多修飾。
從楊新公路進入老街,記者走在麻石條鋪就的路面上,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歷史感。寬約5米的街道多為古民居和古商鋪,門口依然能看到許多商店遺存的柜臺,袁家當鋪、火神廟、天生堂藥店、得勝茶館、知青旅社......不少保存尚好的古建筑訴說著沉淀的歷史底蘊,還能看到不少空空如也的殘垣斷壁和人去樓空的老房屋,整條老街古老而寧靜,聆聽時光荏苒。
80多歲的袁爺爺在這條老街上生活了一輩子,從他父輩開始,一家三代從事豆腐制作生意。清晨天剛亮,收取黃豆、磨豆濾漿、煮漿點漿、制水豆腐、制豆腐干......早出晚歸、日復一日地延續著“家族事業”。如今,袁爺爺家的豆腐生意同老街一樣,漸漸步入了晚年。“孫子都在外面工作了,也沒人繼續做豆腐了。”他說,在這里生活了一輩子,老街仍然是練潭人心中揮之不去的記憶。
據了解,2014年12月,通過多方申報,練潭村被列入中國第三批傳統村落名錄,老街文化的保護也得到了更大重視。而據新安晚報曾報道,2019年7月18日,“太平天國文書”驚現老街。當時工人們正在對一處名為袁家當鋪的清朝古建筑進行維修時,發現了這批文書。而據桐城市博物館保管部介紹,這批文物的內容為太平天國的基層官員向上級反映雙港本地存在的社會問題。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呂歡歡 攝影報道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