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月19日傍晚,記者連線山東笏山金礦事故救援一線了解到,國家礦山應急救援淮南隊有可能1月19日連夜入場,鉆711毫米救生孔施救。
國家礦山應急救援淮南隊山東笏山金礦事故現場救援負責人丁同福介紹,淮南救援隊分三批到達現場,第一批是1月18日下午4時30分到達,第三批是1月19日凌晨3時到達。“第一批到達現場后,就立即進入到現場查看了場地,詳細了解情況,收集資料,準備施工方案。”丁同福介紹,目前根據現場統一調度指揮,國家礦山應急救援淮南隊的任務已經確定,原先是要求施工一個小孔徑的孔,現在變化要求施工出一個大的救生孔,口徑為711毫米。
記者了解到,丁同福曾參加過2015年山東平邑“12.25”玉榮石膏礦坍塌事故救援,通過鉆井打孔方式,成功救出井下215米處被困4名礦工,創造了礦山事故救援的奇跡,成為國內首例、世界第三例使用大口徑鉆孔成功施救的范例。“5年前的山東平邑事故救援的孔要淺一些,只有200多米,這次將近600米,孔很深,打孔容易打斜,難度非常大。”丁同福介紹,這次救援下面的巖層是花崗巖,巖石特別硬,鉆探的難度非常大,整個鉆探過程中還不能用水,要用空氣,空氣的容量是有限的,鉆出來的碴子排到地面上很難,增加了救援難度。
據介紹,由于事故現場地勢不太平整,現場正在平整場地,大口徑鉆機停在施工場地以外,一旦場地連夜平整好,淮南救援隊就連夜進入現場施工救援。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張安浩 許佳
編輯:唐恒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