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為解決工人日常住宿和生活,建筑工地一般都建有臨時工棚,多為彩鋼板搭建。這些臨時工棚本應跟隨工程結束而拆除,但某些工地疏于管理,在完工撤離時未能及時拆除,且受利益驅動竟然讓工棚超期“服役”,挪作他用變成倉庫。11月10日上午, 合肥廬陽經濟開發區城管部門結合全市違法建設治理專項行動,組織人員和機械對轄區清河路一處摸排出的遺留臨時工棚予以拆除。
據了解,該工棚系清河路康復大廈建設時所搭建,因工程建設需要在工地附近建成了面積約300平方米的上下二層共計八間活動板房。該工棚在2018年工程完工后并未同步拆除,反而超期“服役”挪作他用變成倉庫堆放物品,不僅有礙觀瞻,占據國有土地空間,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自違法建設治理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該開發區城管部門對轄區內違法建設進行全面排查摸底。經認定,清河路康復大廈建設遺留工棚系“超過批準期限不拆除的臨時性建筑物、構筑物”,屬違法建設,應予以拆除。
“由于這些遺留工棚缺乏管理,不僅對市容環境造成影響,也存在安全隱患,所以我們城管隊員前期多次向施工方宣教相關市容法律法規,并督促其盡快拆除。”現場負責助拆工作的劉隊長表示,在城管隊員們多次宣教后,當事人表示愿意拆除違法建設,但因不具備實施拆除能力,希望城管部門幫助拆除。當天上午, 合肥廬陽經濟開發區城市管理部組織城管隊員十余人,動用大型機械,在工棚內物品清點搬離后,歷時兩個小時,幫助當事人將該臨時工棚進行了拆除,拆除面積達300平方米。
下一步,該開發區城管部門將加大巡查力度,開展新一輪的全面摸排工作,實行邊排查邊整治,重點治理違反城鄉規劃、妨礙公共安全、群眾反映強烈的違法建設行為,確保違法建設零增長。
趙明 程晨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