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0月30日,由安徽省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上海中青年知識分子聯誼會、江蘇省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浙江省知識界人士聯誼會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長三角黨外知識分子主題論壇在合肥開幕,主題為“智匯長三角 健康一體化”。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南京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呂建、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華勇等眾多院士大咖、專家學者、杰出企業家們齊聚一堂。活動現場還舉辦主旨演講和嘉賓訪談,并發布了《生命至上 健康所系 長三角黨外知識分子助力健康一體化合肥宣言》。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了解到,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也來合肥了!這位因為金句頻出而走紅的“硬核醫生” 在論壇上發表了《不確定性背景下疫情發展與應對》的主旨演講。他著重分享了對“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抗疫精神的理解,其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風格引來臺下陣陣掌聲。
談抗疫精神
“生命至上不是一句口號,是非常重要的科學決策”
張文宏很火,“硬核醫生”、博士生導師、科普達人、“網紅張爸”,這些都是人們賦予他的身份標簽。盡管他的關注度非常高,但極其低調,30日一早在酒店吃早飯時戴了一頂帽子、背了一個包,走路還特別快。
論壇上,張文宏帶來了《不確定性背景下疫情發展與應對》的主旨演講。“今天在座的各位,我看沒有一個不是這個領域特別厲害的人。我們對這個領域一直在前線,沒有離開過。”張文宏說,疫情自開始,至今并未結束。中國第一波疫情大家在對病毒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武漢的病死率高達6%,但是很快病死率迅速下降。第二波疫情,中國治療了幾千例從國外輸入的病例,也有國內本土發生的小規模的爆發,但是現在第二波病死率是零。
“生命至上不是一句口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科學決策。”張文宏說,面對疫情,舉國同心,東方文化的集體主義精神也發揮了一定作用。
“生命至上,舉國同心,醫護人員舍生忘死。”他回顧了今年年初抗疫的情形,“第一批到武漢去的醫護人員,我們科大多數有生力量都過去了,ICU病房主任、副主任、男醫生都過去了。我基本上是帶著一批‘老弱病殘加婦女’留在‘家’里。我是上海專家組組長走不開,另一方面上海防疫站需要我們建立一個診斷體系。”
他特別提到,抗疫精神里“尊重科學”意義重大,中國在疫情期間的檢測量,創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先例。
談國內疫情
“無論哪里出現了個別病例,我們只要1個月內擴大檢測,這個地方就會解決掉”
遼寧大連疫情、山東青島疫情、新疆喀什疫情,國內近期出現的三次疫情讓很多人會有些擔憂,疫情是否會引起大規模的傳播?
張文宏認為,現在的策略是一貫一致的,“無論哪里出現了個別病例,我們只要1個月內擴大檢測,這個地方就會解決掉。”
張文宏說,中國擴大檢測,發現1例就立刻隔離1例,并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但是世界上很多國家檢測能力很強,卻不能最終解決問題,因為只有在早期的時候擴大檢測,意義才是巨大的,“在歐美這么多病例的時候,已經是很難做到檢測一個隔離一個。只有做檢測,沒有做隔離,這個檢測沒有意義。”
談全球疫情
“要依靠尊重科學、有效的疫苗和藥物以及命運與共,尋求一個抗疫共同體”
當地時間10月28日,因疫情加劇,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過電視講話宣布,法國自30日起再次啟動全國封鎖政策,預計至少持續至11月底,以遏制新冠肺炎病例激增。而11月2日起,德國也即將全國封城一個月。
對于當前全球疫情的情況,張文宏表示,現在國際上出現的第二波疫情比第一波要兇猛。盡管中國對疫情控制得非常好,但是只要國際疫情沒有結束,那么中國的疫情也不能結束。
“我們只有依靠尊重科學、有效的疫苗和藥物以及命運與共,尋求一個抗疫共同體。全球在這個問題上不達成共識,不進行協作,這個病在短時間內好不了。”張文宏說,目前中國有效防范境外疫情輸入風險,一旦開放,會不會造成醫療資源擠兌,這些都是問題,所以長三角一體化對于應對未來公共衛生挑戰非常關鍵。
丁家瑤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見習記者汪艷 記者鐘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