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這段時間有風有雨、有血有淚、有生有死,但只要我們風雨與共,同舟共濟,沒有什么困難是克服不了的,我為我們這支隊伍自豪,也為武漢人民自豪?!?月14日下午,安徽醫科大學張泓教授在該校抗疫模范教師先進事跡報告會的講話,拉開了該校返校學生“開學第一課”的序幕。當天,6位支援武漢抗疫一線的模范教師代表走上講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教材,為現場師生講述了他們的抗疫故事,分享了戰疫力量。
張泓是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副院長、急診醫學科主任醫師。2月13日,她作為安徽省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安醫大一附院)領隊,帶領137名醫護人員奔赴武漢,整建制接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新冠肺炎(重癥)Z11病區。榮獲全國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先鋒稱號。
“‘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在武漢堅守的35個日夜,我們同武漢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仁心無界,大愛無疆;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此次有幸馳援荊楚大地,我們全體隊員不辱使命,無悔今生!”
第四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護士沈杭,也是安徽支援湖北醫療隊首批隊員。“我們1月27日晚上10點左右抵達武漢,那個時候大家的內心有許多恐慌,因為當時的武漢仿佛就像一個黑洞,我們也不知道將面臨什么,病毒到底有多強?”在支援湖北醫療隊首批隊員到達之前,還沒有患者被治愈的消息。
“但為什么我們去了呢,我想大概是因為使命和信仰吧。在某些時刻,當你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人民的命運聯系在一起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崇高與偉大,使命大于生命。”第一批去最后一批回,在疫情防控一線奮戰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沈杭和她的戰友們圓滿完成馳援武漢任務。
“老師們于危難之際救死扶傷的偉大壯舉,向我們闡釋了新時代的安醫精神,我們當以此為楷模,切實踐行醫學生誓言以及‘好學力行,造就良醫’的安醫校訓,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019級臨床醫學專業王嘉鵬說。
安徽醫科大學黨委書記顧家山為報告團教師頒發學校思政理論課(實踐類)兼職教師聘書。報告會采取了線下報告和線上直播相結合的方式,當天1萬余名師生同期線上收看了報告。
程焱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