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中國天氣網統計了31個省會級城市近20年夏季大數據,于日前推出全國省會級城市“高溫榜”、“燜蒸榜”,合肥以高溫高濕日數達210天居“燜蒸榜”第一,并以374個高溫日上榜全國高溫榜。
氣象專家介紹,炎熱分為干熱和濕熱兩種,如果僅僅是氣溫高,空氣濕度小,相對來說較易忍受;但高溫疊加高空氣濕度,高溫就變成了難忍的“桑拿天”。根據氣象部門體感溫度的算法:當實際氣溫為35℃,相對濕度達到30%時,體感溫度則會達到37℃;相對濕度達到50%時,體感溫度就會飆升至41℃。
中國天氣網以氣溫35℃、相對濕度50%作為標準,對省會級城市進行了一個盤點,發現長江中下游以及華南一帶的夏天非常“難熬”。2000年至2019年夏季(6月至8月)統計顯示,排在榜首的合肥高溫高濕日數達210天,武漢、福州、海口也分別為182天、168天、166天分列第二三四名,為我國“燜蒸感”最強的四個省會級城市。此外,南昌、南寧、廣州的高溫高濕天數超過100天,杭州、南京、長沙的高溫高濕日數也在70-85天之間。
氣象大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9年的夏季(6月至8月),重慶共出現688天35℃以上的高溫天氣,其中,379天達到37℃及以上,這兩項數字都是所有省會級城市中最高的。此外,這個期間,重慶還有58天的最高氣溫超過40℃,其極端最高氣溫還曾達到過43℃,出現在2006年8月15日。福州、杭州、長沙最高氣溫達到37℃的日數都超過200天。
記者注意到,2000年至2019年的夏季(6月至8月),排在高溫榜第十名的合肥共出現374天超過35℃的高溫天氣,其中有106天超過了37℃。
從2000年至2019年夏季省會級城市的高溫日數來看,南方的高溫日數明顯多于北方,前10位中,北方僅有西安、鄭州這兩個代表城市,南方城市上榜的則有重慶、福州、杭州、長沙、南昌、武漢、廣州、合肥這八個城市。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趙明玉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