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月12日,安醫(yī)大二附院胃腸外科迎來了一位超級胖友——王雷。經過醫(yī)院初步檢查,身高171.5cm的他體重達到了驚人的450斤,是目前為止該院收治的體重最重的患者。目前醫(yī)生正在幫其進行相關身體檢查,然后制定減肥方案。由于體重太重,行走困難,醫(yī)院為他準備了一輛代步交通工具——急救平板推車。5月15日,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來到病房,王雷告訴記者,此次的減肥目標是300斤,回歸正常人生活。
等待檢查的過程,王雷不能長時間站立,趴在桌子上。
體重最輕時170斤
今年34歲的王雷是安徽淮北人。據他媽媽介紹,王雷從小體重就比同齡人重,身體很壯,也算不上肥胖,很少生病,家里父母、兄弟姐妹體重均屬于正常。在王雷十七八歲的時候,他的體重開始猛增,達到200多斤,為了減肥,王雷在20歲左右開始練習武術,但由于飯量大、活動量少,減肥效果不顯著。后來王雷進行過運動減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他的體重一度也從270多斤降低到170多斤,但是沒有堅持下去,不久就反彈了。
3從平板車上站起來,王雷都累得氣喘吁吁 。
王雷的妹妹王靖告訴記者,在家里,體重秤早已無法使用,王雷只能通過稱糧食的秤進行稱重,體重從300+慢慢上升到了如今的400+。由于身體沒有感到不適,家人和王雷自己也一直沒太當回事。直到10多天前,出現(xiàn)下身水腫的癥狀,王雷才意識到肥胖的危害。為了看病,一家人幫助王雷拖著沉重的身軀,輾轉來到省城就診于多家醫(yī)院,最后被推薦到安醫(yī)大二附院胃腸外科準備接受減重手術治療。
行動不便醫(yī)院為其準備“交通工具”
“王雷身高171.5cm,體重達到了驚人的450斤,相對于中國成年人健康體重的參考值(BMI)為18.5~24,王雷的BMI指數(shù)高達76.5。”安醫(yī)二附院減重代謝外科中心主管護師楊偉介紹,由于體重太重,行走困難,家人在醫(yī)生的幫助下為他準備了一輛代步交通工具——急救平板推車用于在醫(yī)院內的各項檢查行動。昨天上午,記者現(xiàn)場看到,王雷躺在急救平板推車上,由父母、妹妹和小外甥幾人合力一起推著,每到一個地方檢查,他總要艱難的側身,順著床邊滑下身體,再小心翼翼挪下床慢慢站起身來。
王雷在吃黃瓜。
“他體脂太厚,普通心電圖無法穿透,就連磁共振檢查都不行,體型太大機器進不去。”楊偉介紹,王雷入院后由科室個案管理師對他進行專人陪護,積極完善他的血液、心電圖、心肺功能等各項指標的檢查。記者在CT檢查室看到,王雷龐大的身軀幾乎超出了CT機器的檢查孔徑,只有頭部可以勉強通過。
目標減肥300斤
病房內,坐在椅子上的王雷沒堅持多長時間,就已經氣喘吁吁,只好躺在床上。“我的心里愿望是能減肥300斤,回歸正常人的生活。”病房內的王雷面對記者鏡頭非常樂觀,他說,自己已經做好準備,全力配合醫(yī)生減肥治療。
家人用車推著王雷去做檢查。
記者從安醫(yī)大二附院了解到,目前,王雷多項檢查仍在進行中。在醫(yī)院代謝減重外科個案管理師精心指導下,入院后的幾日,王雷嚴格遵照清淡、低鹽、高蛋白飲食并努力控制食量,一日三餐以西紅柿、黃瓜等蔬菜為主食,目前體重已降至420斤左右。待所有檢查結果匯總后,科室將組織全院多學科(包括麻醉科、呼吸科、營養(yǎng)科、重癥醫(yī)學科等)專家會診,以評估患者能否進行手術。
病房內,王雷和小外甥在聊天。
由于王雷體重過大,普通手術床的最大承重僅僅270斤,為做好手術前的準備,醫(yī)院手術室也正在加急申請為王雷的手術籌備“定制款”的超大承重床,以確保手術的基本要求。
戴睿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王從啟 攝影報道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