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8月19日安慶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根據《安徽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對安慶戲劇文化生態保護區申報設立工作進行了審核論證。經初審、考察評估、專家評審和網上公示等程序,確定安慶市申報的安慶戲劇文化生態保護區符合安徽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設立條件。2020年8月11日批復同意在安慶市設立“安慶戲劇文化生態保護區”。 據了解,安慶戲劇文化生態保護區是安徽省首個設立的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安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素有“文化之邦”、“戲劇之鄉”、“禪宗圣地”的美譽。古皖文化、戲劇文化、禪宗文化等在這里交相輝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安慶地方文化。安慶也是中國黃梅戲藝術發展基地、中國地方戲曲劇種傳承發展基地。2020年3月安慶市向省文化和旅游廳申報設立省級安慶戲劇文化生態保護區。
安慶市非遺資源十分豐富,目前全市擁有黃梅戲、岳西高腔、文南詞、桐城歌、桑皮紙制作技藝、望江挑花、孔雀東南飛傳說等7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省級非遺名錄30項,市級非遺名錄64項,縣級非遺名錄157項。擁有縣級以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611人,其中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9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39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163人,縣級代表性傳承人400人。2019年第五批國家非遺項目申報我市有5項入選上報文化和旅游部。
安慶市除擁有黃梅戲、岳西高腔、文南詞、懷腔、高腔、彈腔、曲子戲、龍腔等傳統戲劇非遺代表性項目外,其孕育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全市現有專業院團9個,民間班社125個;國家級傳統村落11個,省級傳統村落30個;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90個;國家A級景區64家,其中5A級景區1家、4A級景區21家。全市市本級及五縣兩市均設立了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及辦事協調機構。市本級和五縣兩市均依托文化館設立了“非遺保護中心”工作機構,配備專門工作人員,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并核撥專門工作經費,保證各項工作正常運轉。
下一步,安慶市將按照《安徽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要求,在開展文化生態整體性保護的同時,對《安慶戲劇文化生態保護區規劃綱要》進行修訂完善,制定安慶戲劇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管理辦法,建立健全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管理機構,落實各項保護措施。聘請專業規劃設計院,在一年內形成安慶戲劇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報市人民政府審議通過后發布實施,并報省文化和旅游廳備案。經過三年有效保護,該市將積極申報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六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