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日前,黃山市水利部門消息,據安徽水信息系統統計:6月2日8時至5日8時黃山全市累計平均降雨量105毫米。559個站點中,超100毫米的站點172個,其中超200毫米的有5個(休寧縣的陽臺、大連、四門、土地廟和歙縣的古祝),最大降雨站點位于休寧縣陽臺270毫米。
屯溪水文站6月3日21時最高水位122.91米(警戒水位124.8m,正常蓄水位控制在122.10-122.38之間),截止6月5日8時已回落至 122.52米;歙縣練江漁梁站水位6月4日12:30最高水位112.55米(警戒水位114.5m),截止6月5日8時已回落至 111.64米。
強降雨造成豐樂水庫、毛坦水庫和34座小型水庫超汛限,其中20座小型水庫溢流(全市小型水庫240座),目前已通過泄洪洞泄洪或放水底涵放水降低水位。小水庫塘壩蓄水量1.24億立方米,占正常可蓄水量75%。
持續降雨發生以來,黃山市相關部門密切關注天氣和雨水情變化,加強監測預報預警,特別是超汛限水庫要求迅速降低水位至汛限以下。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協助指導基層政府做好危險區人員轉移避險,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其中,豐樂水庫6月5日7時開啟泄洪洞閘門泄洪,泄洪流量200m3/s,另外發電機組發電流量28m3/s,總下泄流量228 m3/s;東方紅水庫4日晚21時開啟閘門放水20m3/s;毛坦水庫入汛后兩臺機組滿負荷發電降低水庫;湖邊水利樞紐6月3日凌晨3點開啟一扇閘門(閘門開啟40度),下泄流量220m3/s,根據調度方案逐漸加大下泄量最高至1282m3/s,至5日9時已回落至800 m3/s。全市水庫及重要護岸等防洪工程均運行正常。
據預測,黃山市今年汛期降水比去年有增加,降雨頻繁天氣多,防汛防洪和防范涉水安全、地質災害壓力大,不可掉以輕心。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永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