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6月3日上午,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發布2019年全省生態環境狀況,多項指標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去年,全省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1.8%,細顆粒物(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均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據了解,2019年全省平均細顆粒物(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均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碳(CO)濃度均達到一級標準。其中,全省PM2.5年均濃度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PM10年均濃度為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SO2年均濃度為1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NO2年均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1%;CO濃度為1.2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O3濃度為1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6%。黃山市環境空氣質量全面達標,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排名中位居第5位。
全省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1.8%;全省16個設區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累計70天,同比下降50.0%。
2019年,全省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有所改善。長江流域總體水質狀況由良好好轉為優,長江干流總體水質狀況持續為優,支流總體水質狀況為良好。淮河干流總體水質狀況持續為優,支流總體水質狀況為輕度污染。新安江流域水質狀況持續為優。巢湖全湖平均水質為Ⅳ類、輕度污染、呈輕度富營養狀態。其中,東半湖水質為Ⅳ類、輕度污染、呈輕度富營養狀態;西半湖水質為Ⅴ類、中度污染、呈輕度富營養狀態。
此外,全省16個設區市39個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其中,地表水源地25個、地下水源地14個)中,除亳州市地下水源地因地質原因氟化物超標外,其余15個設區市達標率均為100%。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姚一鳴
請輸入驗證碼